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平順縣大雲院五代壁畫《飛天圖》

平順縣大雲院五代壁畫《飛天圖》

日期:2016/12/14 11:28:4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大雲院位於山西長治市平順縣實會鄉北王曲村,為五代後晉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建,初名仙巖院,北宋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敕命為大雲禅院。    大雲院彌陀殿殿內原滿繪壁畫,但在清康熙年間因雨浸牆體,致使大部分壁畫毀壞,後人修葺時,曾經用泥皮掩蓋了這部分壁畫,公元1962…

    

    大雲院位於山西長治市平順縣實會鄉北王曲村,為五代後晉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建,初名仙巖院,北宋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敕命為大雲禅院。
    大雲院彌陀殿殿內原滿繪壁畫,但在清康熙年間因雨浸牆體,致使大部分壁畫毀壞,後人修葺時,曾經用泥皮掩蓋了這部分壁畫,公元1962年修繕此殿時發現了這部分壁畫,遂剔去泥皮使原畫得以重現。1993年,該殿落架大修時在拆除隔牆後又發現20余平方米壁畫。彌陀殿內現在尚存有46平方米五代壁畫,這是除敦煌莫高窟外,我國寺觀殿堂壁畫中僅存的五代作品。壁畫內容為維摩經變、西方淨土變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
    《飛天圖》飛天,本命乾闼婆神,又稱香音神,為八部眾之一。此圖中飛天神態自若,面相圓潤,發髻向後披拂,雙目凝神下視。項佩璎珞,手捧玉缽,裝飾簡潔素雅,飄帶長裙依浮雲端,乘祥雲而翩翩起舞,翱翔於空,隨風起伏擺動,線條宛轉自如,自然灑脫,靈動飄逸,傳承了“焦墨博彩”之風格,猶如“吳帶當風”之遺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