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中國皇家園林空間中的軸線淺析

中國皇家園林空間中的軸線淺析

日期:2016/12/15 0:54:5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摘要:中國古典園林以“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取勝。在私家園林中,為避免對稱而采取借景而造的原則,而在皇家園林中,這種“自由”俨然與皇室的權威、莊嚴是一組矛盾。本文以頤和園和北海為例,分析和探討了中國皇家園林空間中的軸線和對稱問題,以及如何處理建築的體量和形態,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下來強化這種關系。

  關鍵詞:頤和園;北海;中國皇家園林;軸線;對稱

  1、引言

  中國園林文化在世界三大園林流派(中國、西亞、古希臘)中獨樹一幟。“有聲的畫,有形的詩,凝固的音樂,流動的建築”,“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是對中國自然山水園林的高度概括。

  不同於西方的古典人工園林,大規模地對大自然進行改造、美化,中國園林崇尚自然,是在與大自然的“交往”、“對話”中誕生的。模擬自然、寫仿自然、抽象自然是造園中的慣用手法。

  在私家園林中,為滿足游賞、宴樂、休息、居住要求,建築密度都比較大,但竭力避免對稱而采取借景而造的原則。然而在皇權至上的封建社會裡,園林這種東西難免被搬進皇室,於是在這片遠古的東方大地上出現了許多園林與宮殿的結合體,“自然”可以體現園林的情趣,然而“自然”是自由的,是不對稱的,這似乎與皇室的權威、莊嚴成了一組矛盾。如何解決這組矛盾,使皇家園林既能供皇帝游山玩水,又能體現皇室的至高無上,在對自然的審美之中不忘對顯赫王權的宣揚,就成了園林設計者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了。

  中國園林成就極高,而又以明清時期發展到頂峰,筆者僅以北京頤和園和北海為例,談談對中國皇家園林空間中軸線以及對稱問題的認識。

  2、皇家園林中的軸線分析

  古典園林不同於現代的普通風景園林,不同之處不僅在於創作手法,更本質的不同在於歷史上眾多的風景園林類型中,皇家園林、私家園林除了審美因素之外,還包含了很多政治、文化活動和游憩的內容,而且也一定和風水有關。

  皇家園林富麗開闊,設計思想追求想象中的仙山瓊閣和集仿天下名區勝景。在湖中建三島用以象征東海三神山的布置,從西漢建章宮沿用到明、清北京三海和清代的圓明園,可謂長盛不衰的傳統主題。其布置特點劃分為若干景區,互為對景,遙相呼應,有時有很復雜的軸線及輻射線關系。

  2.1頤和園

  頤和園是現存最完整,也是造園藝術極高的一所大型古典皇家園林。山水是中國古典園林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像頤和園這種大園當然更不例外,不使用寫意的手法鑿山造水,完全是用自然之山水。

  2.1.1平面軸線分析

  頤和園由宮殿區、前山區、萬壽山區、後湖區、昆明湖區等幾區組成。主要建築群位於萬壽山中軸線上,在靠近南面昆明湖的一側,布局對稱,體量龐大,成為全園中心。

  為取得和諧的呼應,沿著中軸線向南,直到昆明湖中小島處,建造十七孔橋和八角亭,也采取較大體量。其余建築體量都較小,這樣做不僅強化了中軸線,更重要的是沒有破壞自然本來的風貌,幾乎完美地做到了自然與人工的和諧。並不是說為了這條軸線一定要改變自然,或者一味的追求自然,而甘當自然的奴隸。

  圖2是頤和園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佛香閣,排雲殿,龍王廟,依次排列,正對昆明湖。依山傍水,在山水的焦點處,這恐怕和古代皇帝信奉的風水有關。這就應驗了一句話:歷代帝皇對風景名勝區發布的保護也不全是為了審美。

  2.1.2豎向分析

  也許中軸線對皇家園林來說有另外一層含義。頤和園的中軸線運用十分巧妙,它不僅沒有破壞自然,反而使自然得到強化。建築氣魄宏偉,又體現出帝王的權威。這種權威的體現與它的選址也有關系。建築建在半山腰,其中統率全園景觀布局的佛香閣僅樓身即高37m,連同高大的基座在內,從湖面起竟高達80m。佛香閣作為頤和園的構園中心,具有兩方面的職能:首先它是全園的視覺中心,並以此為依據控制全園布局。從這方面來分析,佛香閣處於被觀賞的位置,從佛香閣往下看,有很強的俯視效應,這就達到了一覽眾山小的效果。在中軸線上,建築由高到低排列,進一步強化了中軸線和帝王的權威。

  2.1.3建築體量分析

  同時全園以這條中軸線為中心展開被分成了四個部分:東部居住區,布局嚴謹;中部中心區;後山部分;南部湖區。這四部分按使用性質分開,各具不同的功能。四部分對比就可以明顯看出中軸線的重要地位,在中軸線上的建築體量龐大,很有氣勢,而其余部分都很小。乾隆皇帝曾經將江南園林搬進頤和園,放在了後山東北角,這樣做並沒有破壞其中軸線,倒是增加了頤和園的情趣。

  2.2北海

  2.2.1總體布局軸線分析

  北海以瓊華島為中心,在其東西南北四向軸線上都有建築,但其南的團城不在瓊華島的南北軸線而偏西,為求呼應關系,把瓊華島前之橋做成三折,北折在瓊華島南北軸線上,南折在瓊華島至團城折線上,中折為南北兩折之連接體,以一橋把瓊華島與團城聯系起來。

  瓊華島南北軸線與北岸建築也不相對。為此,在瓊華島北面正中的玉瀾堂之西又建一道寧齋,與北岸的西天梵境相對使景物成呼應關系。

  2.2.2建築群軸線分析

  北海中的建築布局也有很明顯的軸線對稱關系,西天梵境建築群中琉璃閣、十佛塔、大慈真如殿、天王殿、須彌春依次排列,正對瓊華島。瓊華島上建築群漪瀾堂、普安殿、正覺殿、法輪殿、永安寺呈軸線對稱關系。

  由此可見,皇家園林看似自然隨意,其實同樣存在著莊重嚴肅;既達到了享受山林之樂的休閒娛樂作用,又顯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

  3、結束語

  皇家園林在總體規劃上是經過很精心設計的。在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皇家園林存在軸線呼應或轉移的關系,這種軸線關系不但沒有破壞自然,反而強化了自然。中軸線和豎向布置強化了皇帝的權威。

  中國園林手法之成熟值得我們去研究,筆者對於中國園林中軸線的認識發表一些不大成熟的見解,希望大家能共同努力使我國的園林建造技術更迅速地發展起來。

  參考文獻:

  [1] 傅熹年著。中國古代建築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2] 王振復著。中國建築的文化歷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潘谷西著。中國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