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中國第10個文化遺產日 文物古建別再受“烤”驗

中國第10個文化遺產日 文物古建別再受“烤”驗

日期:2016/12/14 11:28:1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中新網南京6月13日電 (記者 崔佳明)6月13日是中國第10個文化遺產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成果,全民共享”。中國各地文化、文物申遺、非遺保護等部門都在舉行保護成果的展示。當日,在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參加文博體驗活動的當地市民對當下一些文物古建的保護提出了擔憂,尤其是文物古建的火災。“文物古建很怕火,別再讓文物古建受“烤”驗了”。

  文物古建,它見證了一座城市的發展,是塑造城市個性的獨特資源,也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最好“佐證”。資料顯示,2009年至2014年,全國文物古建築發生火災1400余起,著火主要原因包括生活用火不慎、電器短路、玩火、吸煙等人為因素。人們在惋惜的同時要問“保護”到哪裡去了。

  古城揚州有“文博城”的美譽,截至目前,揚州目前共有各級文保單位477個,已建成各類文博場館101個。同時,近五年來,揚州全市修繕保護了高郵當鋪、盂城驿、揚州大明寺大雄寶殿、揚州重寧寺、揚州天寧寺華嚴閣、個園覓句廊、高郵城牆及奎樓、大橋徐氏宅、胡筆江故居、焦循墓等全國重點、省、市、縣級文保單位近30處。

  “相對於其他城市,揚州的文保工作已經做得很好,火患仍然是不可繞開的話題。”長期關注文物古建火患的民主促進會揚州市委的錢存龍告訴記者,近30年來,揚州至少有9處文保單位發生火災,平均每三年就有一家文保單位葬身火海。

  今年4月份,揚州市市級文保單位長生寺閣發生火災,大火燒了一個多小時後被撲滅,該文保建築內部設施幾乎被燒光。長生寺閣始建於晚清,為原揚州長生寺遺留建築。1982年6月,揚州市政府對外公布,將該建築確立為揚州市文保單位。2000年,一場大火將長生寺閣燒毀,後當地政府對長生寺閣進行修繕。沒想到,今年長生寺閣再次起火。當地居民和古建專家都對此歎息不已,他們稱,長生寺閣兩次起火折射出管理部門對此類建築監管的疏忽,呼吁揚州加強文保單位消防安全監管,杜絕發生此類悲劇。

  文物古建為何頻發火災,據消防部門稱,揚州大部分文保單位都以木結構為主,這是火災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老宅子基礎設施欠缺、設備陳舊等多方原因。如何遏制文物古建火災事故?錢存龍說,建議進一步加強文物單位的消防工作,他特別提出,文物火災隱患排查工作要扎實有效、真檢實查,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必須找准誘因、查清隱患,嚴禁流於形式、走過場。(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