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朗縣文廣局始終注重在文物普查保護、宣傳引導、安全監管、項目建設上下功夫,扎實有效推進了文物保護工作,成為了林芝市文物保護工作的排頭兵。目前,全縣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列山古墓群,有沖康莊園、朗敦莊園、朋仁曲德寺、甘丹熱登寺、孜列寺、卓崗碉樓群、達貴碉樓群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有洞嘎宗遺址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8處,屬林芝市文物大縣。
注重宣傳引導。堅持把宣傳工作放在文物保護工作的首位,注重宣傳形式的多樣化,努力提高干部群眾參與文物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是以“普法宣傳日”、“法制宣傳月”等活動為契機,聯合縣綜治辦、司法局等單位積極開展“法律七進”專項宣傳,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農牧民群眾宣傳講解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知識,提高群眾學法、知法、懂法、守法意識。二是利用“全國文化遺產日”開展宣傳,在縣主要街道通過樹立宣傳展板、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與實物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大力宣傳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朗縣在文物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果,為強化文物保護工作夯實了群眾基礎。三是在開展法制宣傳的同時,積極廣泛征求農牧民群眾關於對加強文物保護的意見建議,並收集有價值的文物線索,為及時有效發現、保護文物,豐富朗縣文物資源提供保障。今年以來,通過專項宣傳、聯合宣傳等方式,累計開展文物宣傳工作3場次,發放宣傳資料120余份。
注重普查保護。堅持以普查和保護並重原則,推進文物工作扎實有效開展。一是扎實推進文物普查工作。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中,完成全縣范圍內10座寺廟、拉康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測量、拍攝、信息數據資料采集和登記工作,共登記可移動文物193件。在今年自治區文物信息錄入中,朗縣普查登記上報的196件文物,最終有189件被成功錄入自治區文物信息平台,占上報文物總數的98%,得到了自治區普查辦專家和老師的充分肯定。二是扎實開展文物保護工作。今年以來,完成了第六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達貴碉樓群、卓崗碉樓群路標制作和甘丹熱登寺、孜列寺指示牌制作。投入文物保護經費8萬元,完成沖康莊園陳列館卡墊、床墊等家具制作和房間、防護帶的功能區劃,並完成了文物征集工作。協調縣住建局完成了沖康莊園文物看管員管理用房圖紙設計工作。今年6月,沖康莊園文物看管員頓旦西繞老人榮獲自治區文物保護先進個人稱號。
注重安全監管。堅持把文物安全作為文物保護的重點工作,切實加強監督管理工作。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制訂朗縣文物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成立政府副縣長為組長,局領導為副組長,安委會成員單位為主體的文物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確保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強化執法檢查。聯合縣公安、消防、安監、國土等部門,3次累計出動執法人員30人次,深入沖康莊園、朋仁曲德寺、甘丹熱登寺、孜列寺、卓崗碉樓群、達貴碉樓群等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安全隱患排查,並講解文物保護相關知識,提高文物保管人員和農牧民群眾加強文物保護意識。
注重項目建設。始終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16字方針,促進文化產業與生態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既有效保護文物安全,又發展產業,帶動群眾增收。一是爭取資金實施沖康莊園保護維修項目、沖康莊園陳列館建設項目、沖康莊園管理用房3個項目,為朗縣第一個人文景點正式對外營業,推動旅游業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二是綜合考慮森木寺年久失修,地基松動等不良因素,導致寺廟建築受損嚴重,積極與縣民宗局溝通協商,從自治區民宗局爭取到國家重點項目“十二五”規劃項目資金66萬元實施了森木寺遷建改造工程。三是協調自治區文物研究所邀請四川成都考古工作隊對金東列山古墓群進行考古調查,今年7月副縣長帶領縣文廣、發改、旅游等單位負責人,前往林芝市參加了列山古墓群保護工程圖紙評審會。計劃投入資金2450萬元,對列山古墓群進行考古發掘及保護修繕。四是積極爭取資金,對朋仁曲德寺主殿進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