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華陽宮古建築群 罕見古壁畫重露真顏

華陽宮古建築群 罕見古壁畫重露真顏

日期:2016/12/15 1:21:2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15日,濟南華山腳下的華陽宮古建築群,經過數月努力,被白石灰掩埋了四十多年的一幅幅完整精美的古壁畫重露真顏。初步考證,這些壁畫作於清末。據悉,在我省發現這樣完整而手法細膩的壁畫尚屬首次,在全國也很罕見。   清除白石灰壁畫現真顏  據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介紹,華陽宮古建築群是濟南地區保存古建築數量最多的古建築群,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濟南市政府即投資1000萬元對其進行了全面維修。古建築群現存單體建築三十四處,保存壁畫的建築有十二處,即四季殿、十王殿東殿、十王殿西殿、泰山行宮山門、元君殿、觀音殿、三教堂、關帝廟前殿、關帝廟後殿、三宮殿、棉花殿和三皇殿,面積達三百多平方米,是濟南地區保存最多、最精美的壁畫保存場所。   由於壁畫形成的時間比較長,自然風化嚴重,導致顏料層粉化褪色、酥鹼起泡、地仗層大面積空鼓脫落及生物損害,特別是文革期間被破壞等歷史原因,壁畫被大面積的白灰層覆蓋。為重現壁畫內容,經過近兩年的准備,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於去年六月正式啟動了華陽宮古建築群壁畫保護修復工程。   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大面積的精美畫面重新顯現。負責壁畫修復工程的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劉成介紹,剝離這些壁畫的白灰層之前,大家都以為白灰層後的壁畫跟已面世的廊檐東西牆上的民國時期的花草圖差不多,但是春節後在三皇殿的白牆上,剝離出一面六平米左右的巨龍戲珠圖,其細膩的手法和珍貴的顏料塗層讓他們極為震撼,隨後就開始了大面積的剝離。“以三教堂為例,東西牆都是長約2.5米,寬約2.4米的壁畫,每面牆有十二幅,以連環畫的性質描述了佛儒道的故事。”根據顏料塗層和畫風以及碑刻記載,初步推斷這些壁畫在光緒三十年左右曾被重新上色。   壁畫完整講述三元君的成長  在三元殿內的東牆上,西北大學的學生正在加緊剝離最後一部分壁畫上覆蓋的白灰層。據介紹,他們需   要先利用吸塵設備清除表面浮塵,根據土垢和灰漿硬度,先用手術刀機械法剔除軟質部分,用2A軟化去除硬質部分,再用軟刷輕輕刷掉軟化的白灰。同時,為了保護壁畫,在壁畫上都保留了約一微米的白灰層,用肉眼很難看出。   “從這面牆上的連環畫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大約是三元君從出生到最後成道為止。”在華陽宮管理處主任王晶的指引下,記者看到的第一幅畫為三元君出生的畫面,緊跟著是年幼的三元君沐浴,這時有三條巨龍從天而降噴水為其沐浴。隨後是三元君逐漸長大,之後外出求道,在青龍橋下遭遇壞人劫持並獲救助,最後成道的整個經歷。   據介紹,這樣精美且完整的壁畫在我省尚屬首次發掘,在全國也極為罕見。   重現真顏後保護成關鍵  記者發現,由於壁畫形成的時間比較長,自然風化和潮濕影響導致部分壁畫受損嚴重,有一些牆面已經無法修復。   劉成介紹,在對壁畫保存環境歷時一年多檢測的基礎上,保護方案及時進行調整,先期實施了外牆避潮防水工作。到今年6月雨季到來之前,四季殿、十王殿東殿、十王殿西殿、元君殿、三教堂、關帝廟後殿、三皇殿和棉花殿等建築的外牆避潮防水工作已經順利完成了牆基防潮防滲處理、牆壁避潮層處理、牆基防水憎水處理、外牆面除鹽、外牆面清洗、外牆青磚缺損修補、外牆面加固、外牆面殺菌防霉、外牆面憎水保護等施工內容,在雨季降水的考驗下,已經實施避潮防水的建築外牆有效抵御了水分對建築內壁畫的侵蝕。   王晶強調說,如今發現了大面積的精美古壁畫,這些壁畫的價值不輸給這片古建築群,所以除了防止自然條件對古壁畫的侵害之外,又多了一個問題,即壁畫安全保護。他表示,下一步將安裝防爆玻璃、防護欄以及監控系統,來全面保護這些珍貴壁畫。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