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徽派建築源遠流長

徽派建築源遠流長

日期:2016/12/15 1:00:5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徽派敘事 中國房子的“中國境界”

  這個標題可能很有詩意化,但是當你一旦了解徽派建築的韻味之後,你可能會說出更有詩意的總結話語。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傳統和優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形成獨具一格的徽派建築風格。粉牆、青瓦、馬頭牆、磚木石雕以及層樓疊院、高脊飛檐、曲徑回廊、亭台樓榭等的和諧組合,構成徽派建築的基調。徽派古民居規模宏偉、結構合理、布局協調、風格清新典雅,尤其是裝飾在門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磚、木、石雕,工藝精湛,形成多樣,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民間故宮”之稱的宏村承志堂前廳橫梁上的“唐肅宗宴客圖”和“漁樵耕讀”、“琴棋書畫”等木雕精品,每每令旅游者驚歎不已。

  下面,我們走進徽州古民居,了解她更多的細節。她們多采取三間、四合等格局的磚木結構樓房,平面有口、凹、H、日等幾種類型。兩層多進,各進皆開天井,充分發輝通風、透光、排水作用。人們坐在室內,可以晨沐朝霞、夜觀星斗。經過天井的“二次折光”,比較柔和,給人以靜谧之感。雨水通過天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陰溝,俗稱“四水歸堂”,意為“肥水不外流”,體現了徽商聚財、斂財的思想。民居樓上極為開闊,俗稱“跑馬樓”。天井周沿,還設有雕刻精美的欄桿和“美人靠”。

  特別是一些大的家族,隨著子孫繁衍,房子就一進一進地套建,形成“三十六個天井,七十二個檻窗”的豪門深宅,似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感。最具代表性的就惡化四黟縣關麓的“八大家”,這座建築群路就是由八個兄弟的20幢民居屋捨相貫、院庭聯幢而成。

  除了建築的整體和諧性之外,徽派民居在室內裝飾和擺設方面也極為講究。正堂掛中堂畫,兩側中柱上貼掛楹聯。“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等透出哲理。廳內陳設條桌,桌上東邊放一花瓶,兩邊擺一古鏡,中間是時鐘,寓意徽商在外永遠平安。走進徽州,人們可以從眾多鱗次栉比的古民居中看到“東方文化的縮影”,著名的古民居村落有西遞、宏村、唐模、南屏、呈坎、昌溪等等。

  徽派育人 徽州房子走出來的華夏精英

  建築與人文總是休戚相關,孟母三遷的故事時刻記在我們的心頭。徽州房子裡走出的一代代人由富而貴,或者在科舉中博取功名,邁向權力中樞,或者潛心著述,成為飽學鴻儒和衣冠楷模。徽州房子從此與帝國的遼闊疆域和燦爛文明血脈相連。

  理學大家-朱熹

  (1130-1200)南宋大學者,我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學集大成者。字元晦,號晦庵、 晦翁,別號紫陽。婺源縣人。1148年考中進士,曾任秘書修撰,定文閣待制等職。死後谥贈大師,封徽國公。仕途多坎坷,潛心治學。研究領域甚廣,在哲學、 經學、教育、音韻、文學、地理、考古、自然科學等方面都有偉大貢獻,其思想體系在中國思想史上是以“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著稱。與程颢、程頤等共創 的理學史稱“程朱理學”,為繼孔子之後在中國思想界影響七、八百年之久的正統官方哲學,遠涉海外,影響世界;重視教育,創辦書院,所撰《白鹿洞書院揭示》 對後代教育事業影響深遠;著述巨豐,其中《四書集注》58卷是明清兩代科舉考試的“聖典”;常以“新安朱熹”署名著述,講學於徽州,從其弟子者眾,“朱子之學”也就構成了“新安理學”的開山之學,並進而構成徽州文化的理性內核。《朱史》有傳。

  紅頂商人 胡雪巖胡雪巖故居

  (1823-1885)清代著名徽商。名光墉。績溪縣人。早年在杭州經營錢莊,後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依靠湘軍勢力在全國廣設當鋪和銀號,成為富甲江南的特大官商,紅極一時的“紅頂商人”。創辦“胡慶余堂國藥號”,為發掘中國藥學遺產作出了重大貢獻。

  文化大家 胡適

  (1891-1962)現代著名學者、社會活動家。字適 之,績溪縣人。出身徽商之家,1910年留學美國,1915年成為實用主義哲學大師杜威的學生,1917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學識淵博,曾擁有三十多個 博士頭銜;1917年發表《文學改良會議》,揭開中國現代文學革命運動的第一面;1918年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並撰寫現代第一部白話 詩集《嘗試集》,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之一:1919年,接替陳獨秀主編《每周評論》,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 證”的實用主義方法論,在全國影響極大;提出過“全盤西化“論點;抗戰期間曾出使過美國,代表蔣介石簽訂《中美互助條約》。政治上追隨國民黨,學術上是一 代宗師,著述甚豐,治學方法上具徽派樸學遺風。

  徽派傳說 徽州人居的風水與實用價值

  倫理之宅

  徽州是程朱理�W的�l祥地,程朱理學中強調以家族為本位的人倫思想和人倫規范在徽派建築中躍然眼前,長幼尊卑排列有序,忠孝節義滲透其間。同時古徽州盛行敦本敬祖之風,各村均建祠堂,且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

  自然之宅

  徽派建築因地制宜,將水木自親,天人合一的意境,徽州民居講究自然情趣和山水靈氣,房屋布局重視與周圍環境的協調,自古有“無山無水不成居”之說。徽州古民居大多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依山傍水,與亭、台、樓、閣、塔、坊等建築交相輝映,構成“小橋、流水、人家”的優美境界。

  實用之宅

  徽派建築沒有一種構思是為了純粹的裝飾,它背後必定有著實用的價值。古代建築多為木結構,防火重中之重,徽派建築將天井中收納的雨水在園內構成了一個循環水系統,以保證不時之需。

  風水之宅

  徽州人認為,風水關系到期家族的存亡、子孫的興衰、財源的枯榮、命運的逆順、尤其是人的吉凶禍福,與風水好壞,關系極大。因此,他們精於擇地而居,徽派建築也是中國建築中最重風水的。例如“四水歸堂”是徽派建築的主要特征之一。在風水理論中,天井和“財祿”相關,建天井就使下的雨雪不至於流向別處,四水歸堂,四方之財如天上之水源源不斷地流如自己家中。

  清雅簡淡

  徽派建築清雅簡淡、因陋就簡的樸素美。在堅固實用、美觀大方的基礎上尋求樸素自然清雅簡淡的美感。緣於此,徽州少有富麗堂皇的豪宅華堂是不難理解的。以當地豐富的粘土、石灰、歙縣青石、水杉�橹饕�材料建築的徽派民居構思精巧、造型�e致、�Y實美觀。遠遠望去,清一色的黑瓦白牆,對比�r明,加上色彩斑駁的青石門(窗)罩和清秀簡練的水墨畫點綴其間,愈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清淡樸素之風展�F無遺。

  奢華內秀

  徽民居從外面看平淡無奇,但卻極重視內部建設,簡於外而奢於內,居室目之所見,那華板、柱棋、蓮花門、天井四周、上方檐條、沿口、下方石牆裙、屏門隔扇等等,都是一些精美無比的磚、木、石雕構件。

  徽派未來 走向中國的上流階層

  建築上層中國

  貴族是歐洲的上流社會,而士大夫才是中國歷史的中堅力量。明清的鼎盛正是這個國家精英群體共同創造的。不是精英選擇了房子,而是房子孕育了精英,徽州的小橋流水、黛瓦粉牆間成長著這個國家一代代的精英族群,時至今日徽州房子中走出的精英仍然影響著這個國家走向更為輝煌的未來。

  世界上從來沒有一種建築像徽州房子這樣孕育了一個大國的六百多年的核心國家精英群體。建築中的上層,上層中的建築,徽州房子當之無愧。

  四合院裡圍合的是溫暖的布衣生活,蘇式民居中涵養的是自得其樂的市井人生,而徽派建築中卻孕育著朝代發展的中堅力量。

  亞細亞家居的格局越過數萬年的緩慢打磨,它在明代民居那裡獲得了完整的構形。不同於四合院和蘇式民居的民間性,由徽州發源的徽派建築帶有明確的財富和權力的中樞意味的,形成了古老東方帝國在居住上對財富、文化、權力和血統的完整解讀。

  徽派建築由徽商興起,自明朝中葉到清朝中葉,徽商保持了三四百年的鼎盛輝煌時期,幾執商業牛耳。徽商代表財富,是否有徽派建築代表一個地方富裕程度,所以有“無徽不成商,無黟(徽派特色)不成鎮” 的說法。徽商由富及貴,經濟基礎形成後培養子弟搏擊科場,跻身仕途,反過來又成了徽商的政治靠山。明清眾多士大夫出身於徽商系。“賈而好儒”是徽商顯著的特點。古徽州文風昌盛、教育發達,“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燦若繁星。徽商十分重視對下一代的培養。他們在致富以後,或者興建書屋,購買書籍,以重金延師課子;或者親處督促子弟讀書;或者興辦義學,教育本族子弟;更有甚者則興建書院或捐資書院;也有資助本地本族子弟參加科考。

  徽州房子裡走出的一代代人由富而貴,或者在科舉中博取功名,邁向權力中樞,或者潛心著述,成為飽學鴻儒和衣冠楷模。徽州房子從此與帝國的遼闊疆域和燦爛文明血脈相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