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崤函青磚古道自古以來就是東到洛陽也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極其珍貴

崤函青磚古道自古以來就是東到洛陽也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極其珍貴

日期:2016/12/15 1:37:4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我國客家地區現存世界獨一無二的圍龍屋數量最多、密度最大、形制最豐富、保存最完整、歷史最久遠的 “中國最典型的圍龍屋古村落”。其獨特的中國鄉土建築風格和客家民俗文化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青磚建築專家、民俗學者紛至沓來開展田野調查,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海內外游客前來游覽觀光。古村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遺產,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我們有責任保護好。”江山市委書記陳錦標表示,保護與開發“有規劃、有項目、有隊伍”,全面摸清歷史文化村落現狀、深度編制保護利用規劃、切實強化要素保障,形成了加強保護利用、建設美好家園的合力。

    做好我省大運河保護申遺工作,對於保證國家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取得成功,提升我省以及沿線各地文化軟實力,改善城鄉和人居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各有關市和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采取有效措施。要強化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推進機制,加大宣傳力度,統籌整合各方面力量,確保工作順利推進。省文化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指出:鎮遠歷史文化底蘊厚重,古城保護是各級各部門的責任,對歷史街區、民居修繕好的做法要積極推廣,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政策研究。專家組對古城的保護與利用提出了可行性建議。國家文物局將堂安列入第一批試點並委托貴州省編寫《生態(社區)青磚博物館指南》,說明國家文物局非常重視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和對貴州省工作的肯定;堂安生態(社區)博物館的轉型和提升,要按照政府政府主導、村民參與、專家支持、共同決策的原則,充分調動村民參與,實現村寨自我管理和運行,真正體現文化遺產保護惠及民眾。

    崤函古道自古以來就是東到洛陽,西達長安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一處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其中石壕段是最具代表性的一處遺跡,位於陝縣硖石鄉車壕村,始修於漢建安年間,後歷代沿用至1922年。目前,陝縣崤函古道文物本體保護方案已經完成,並上報國家文物局;《陝縣崤函古道遺產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方案設計》編制完成,已上報省文物局;陝縣崤函古道的管理暨詳細規劃正在編制中;

    由全國知名古建專家阮儀三教授作為規劃牽頭人,邀請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編制完成;保安鄉和清湖鎮和睦村的規劃,還榮獲國家級優秀城鄉規劃設計大獎。成立和睦彩陶文化保護開發有限公司,有效整合了各類資源,使得傳統青磚制陶工藝得到傳承,土陶文化產業成為村民致富產業。至今,該市累計投入資金2億多元,國家文物局將於今年上半年,組織對列入首批申遺大名單的絲綢之路各申遺點進行現場檢查,並綜合考量我國與國際組織、相關國家商定的申遺技術路線,以及現場檢查情況,最終確定我國首批絲綢之路申遺點。確保了科學保護開發古村落的延續性。陳錦標表示,江山將繼續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景”的要求,科學整治村莊人居環境,使“古跡為新村增色、新村為古跡添彩”,提升“中國幸福鄉村”建設水平,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