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錢湖發掘的南宋石刻將被原址保護
日期:2016/12/14 11:04:5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去年年底在東錢湖發掘的石刻文物得以原址保護,可是多虧了市文保所和東錢湖管委會的努力啊。”日前,76歲的老人仇茂禮給本報來電稱,原本那批文物是要異地遷移的,今年上半年還是決定原址保護,這期間有關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 石像生原本要遷入南宋石刻公園 仇茂禮是寧海人,退休後,他一直關注文物保護工作。去年11月的一篇新聞報道引起了他的注意。 去年11月16日,在東錢湖上水村露營基地附近的一處工地內,發掘背部刻字的南宋石像生,包括石虎、石馬等。除了石馬是一直裸露在地表外的,其他的都是做工程時挖出來的。 所謂石像生,是古人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根據石像生的紋飾,以及散落的茶盞碎片,當時寧波文保專家做出初步認定,這批文物為南宋時期的。當時的決定是遷入當地的南宋石刻公園。 “把石刻遷走,會毀壞文物原址的歷史風貌,再則在原址上大興土木,地下可能還埋著的文物也有被損毀的風險。”仇茂禮看到新聞報道後非常焦急,後寫了書面意見遞交給市文保所。 當時,市文保所所長徐炯明正與市考古所等專家就文物是否要原址保護做大量研討。“仇茂禮認為根據文物保護的相關規定,這批文物應該原址保護,我們那時候也正有這個想法,打算下一步就與東錢湖管委會、施工單位進行協調。”在昨天的采訪中,市文保所所長徐炯明這麼說。 文物原址保護工作會進一步落實 那麼,目前的原址保護工作做到了哪一步?昨天,記者還采訪了東錢湖管委會社管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發現石刻的工地,是未來的中東歐16國永久會址,由寧波開投公司建設。本來這裡要建造16棟別墅,未來由16國認領,其中一棟剛好建在發現石刻的地方。為了保護文物,建設單位也做了一系列的協調工作,最終決定放棄建造這棟別墅。 目前文物由開投公司派人24小時看管,等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項目建成後,再具體落實原址保護的工作。現在,就文物原址保護的專家認證已經完成,方案也正在做。 寧波市文保所所長徐炯明告訴記者,文物的屬性能最真實反映所屬年代信息。在寧波,刻字的石像比較少,這批文物的發掘及保護有重要的斷代意義。來源: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