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我市於日前首次運用無人機對白銀明長城遺址景泰十座墩至索橋堡段進行文物安全巡視。
據悉,我市現存明長城牆體大約220公裡,明長城自靖遠縣越黃河進入景泰縣,東自索橋嘴起,經蘆陽鎮北部,跨馬鞍山——草窩灘——八道泉——三眼井——陶家山——紅水鄉——龍口——長嶺山——牦牛圈,西入古浪縣。其中景泰縣境內明長城修建於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縱貫景泰縣長約69公裡,其中土牆近57公裡,石牆671米,山險牆6608米,烽火台82個,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政府門戶網站報道,今年7月,一伙非法采金人在我市景泰縣明長城索橋堡附近挖沙淘金,使該段長城遭到破壞。據悉,除長城索橋堡段外,當地七座墩長城烽火台也因人為鏟挖而遭破壞,烽火台台體近半被鏟車鏟削殆盡。此處原有的一個小型烽燧,也被鏟挖一空。近期,景泰縣已經嚴肅查處破壞長城案件,相關嫌疑人已經控制。該案件向我市的文物安全工作敲響了警鐘,並對我市文物安全巡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的要求,文物安全巡視工作必須向科技化邁進。
記者了解到,明長城索橋段位於景泰縣蘆陽鎮黃河西岸,隔河與靖遠縣相望。其中,索橋堡是長城的附屬關堡,遺址占地面積約7200平方米,平面呈不規則狀,堡牆石砌,高0.5-3.2米,堡內有房屋遺址和寺廟遺址,並有一座高8米、頂部直徑26米的石砌橋墩,為當年修建索橋時遺留。索橋長城位於索橋堡西北,沿山脊呈東南至西北分布,隨地勢起伏,呈土壟狀,高1.8-5米不等。長城烽火台七座墩位於索橋堡以西,黃土夯築,遭破壞前為底部直徑15米、高5米的尖狀土堆。
明長城遺址地處山區偏遠地帶,交通不便,巡視保護難度大。由於日常人力巡視既耗時耗力,又具有局限性。所以考慮引入科技元素讓文物巡視工作走上科技化的路子,從而進一步提升文物巡視工作質量,更好地確保文物安全。據介紹,此次無人機巡視工作主要是對明長城遺址進行空中安全巡視,即對目標物進行360度立體全方位監控、跟蹤、拍照等。據了解,此次由蘭州神龍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提供的無人機共完成巡程10公裡,拍攝照片259張。據悉,在景泰用無人機巡視長城是一個試點,如果試驗成功,利用無人機巡視長城將進入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