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為城市再造文化基因

為城市再造文化基因

日期:2016/12/14 9:47:22      編輯:古代建築史
    腳底是斑駁的青石板,道旁是飛檐微翹的古民居,一段街道,濃縮在一個叫做“一眼看千年”的玻璃罩內。俯身望下去,玻璃罩內是一個被挖成了四、五級台階的考古坑。最底下一級,是在山坡的石頭上鑿出的一截平面,上面寫著“原始棧道”。一千多年前,人們從這條路走到渡口。從唐代到清代,再到今天,1300多年的路面遺存,就在這裡穿越。每個城市都有一個離浪漫最近的地方。在鎮江,這個地方就是古渡口西津渡。
    從鎮江“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到南京“艾米1895影院”和“1912街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融的文化創意項目各具特色。項目的打造者江蘇一德集團董事長陳俊頗具學者風度,對文化創意產業,他有著獨到的見解:最終決定城市文化特質的內在核心是文化基因。但對中國文化,人們往往有一種“徐娘”心態,總是講過去的事,不敢講今天,別的國家輸出的是當代文化,我們輸出的卻是老祖宗的東西。因此,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中,要打破思維定式,對文化基因再造。
    “你們電影演員看不看電影?”幾年前,在北京的一次聚會上,陳俊遇到章子怡、范冰冰、李冰冰等明星,當時正打算在文化創意產業上一展身手的陳俊提出這樣的問題。讓他頗感意外的是,明星大腕們的回答驚人一致:作為公眾人物,不看也沒法看。陳俊回到南京,在詢問一些政府官員和白領之後,發現,偌大的南京城裡,他們也沒能找到電影視聽享受的好渠道。“這就是巨大的市場潛力。”
    1895年,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誕生。電影業態發展了100多年,還能有什麼值得創新?近日,全球首創的復合式多元化的電影文化創意產業項目“艾米1895影院”在南京開門迎客。在這裡,不僅能看當下熱播的大片,還能在海量影庫裡隨意點播幾十年前的老電影;不僅能坐著看電影,還可以帶上親朋好友,在屬於自己的包廂裡邊吃邊聊邊看電影……
    這種電影文化的創意為什麼到現在才實現?除了需要有心態的轉變之外,陳俊還將其實現歸功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陳俊解釋說,一家電影院不太可能買得起幾千部電影的版權,但電影版權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雲計算”的方式來解決。擁有近萬部電影資源的“艾米1895影院”的數據庫就建在北京,多家影院和網站共享資源並平攤成本。“艾米1895影院”的股東方之一是IDG(美國國際數據集團),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術出版、研究、會展與風險投資公司。IDG從事版權方面的事務,數據庫技術雙方共同研發,經過三年左右時間的籌備,建在“雲端”的數據庫終於建成,並用在“艾米1895影院”的點播系統上,實現了海量片源實時傳輸,24小時在線點播。“或許,不用多久,"艾米一下"將成為人們掛在嘴邊的常用語。”陳俊對文化基因再造的產物“艾米1895影院”十分看好。
    在文化基因的再造過程中,陳俊很欣賞浙商的“漁民”意識。“蘇商之間合作很少,走到全球任何地方都能遇到溫州人,很難遇到南京人。”陳俊坦言,從根源上說,這是文化基因的問題,蘇商流著農耕文化的血液,而浙商流的是漁民文化的血液,漁民四海為家,即使兩個漁民昨天吵了架,今天一起出海,還是會抱成一團。
    於是,抱團發展成為一德集團的方向。4月底,一九一二集團與一德集團聯姻,雙方成立名為“江蘇一九一二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合資公司,立志要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文化商業地產運營商。公司計劃在3至5年內拓展8到10個新街區,“要把"1912"的品牌輸送出去。目前,已經在西安按照新的開發模式運作"1912",項目就在西安的城牆裡。”陳俊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