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山西上莊古村天官王府

山西上莊古村天官王府

日期:2016/12/14 18:43:29      編輯:古代建築史

    上莊村地處太岳山南麓、沁河東岸,與蟒河、王莽嶺、珏山等景區近在咫尺,距國家5A級景區皇城相府僅一嶺之隔,3裡之遙。是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周邊晉陽、晉侯等高速公路擦肩而過,交通十分便利。這裡自古以來就有文化之鄉的美譽,從明朝中葉至清初的百余年時間,共走出了五位進士、六位舉人,貢、監生員有數百人之多,當時有一首流傳很廣的民謠"郭峪三莊上下伏、舉人秀才兩千五",充分體現了人文的鼎盛。

    上莊天官王府始建於宋金時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明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官至正一品光祿大夫,侍經筵,太子太保吏、戶、刑兩京四部尚書王國光及其家族數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築群。

    王國光,字汝觀,號疏庵,明嘉靖甲辰科進士。曾先後任吳江、儀封二縣知縣,後任兵部車駕主事、吏部文選郎中、右通政、順天府尹、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等職。隆慶四年拜刑部右侍郎,進南京刑部尚書,萬歷元年起任戶部尚書;萬歷五年,任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升光祿大夫。王國光步入官場,歷世宗、穆宗、神宗三帝,從事政治活動達四十余年,對明王朝的"萬歷中興"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他所編制的《萬歷會計錄》是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改革賦稅制度的依據,成為了明清兩代田賦制度的准則。《明史》對他有"掌邦計時,多所建白"等高度品價。

    天官王府現有保存完好的官宅民居四十余處,涵蓋了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業等建築類型,從我國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明清兩代留存的官宦巨宅,到民國時期中西合璧風格的"樊家莊園"在這裡無不具備,被古建專家稱為古村落保護的傑出典范,有"中國民居第一村"之美稱。

    數百年來,上莊古村在其形成、發展、演變的過程中,保留了完整而傳統的地域鄉土文化特征和眾多具有歷史見證意義的優秀文化遺產,它的設計完全繼承了封建的"禮制"和習俗,並在建造伊始就大量引進了江南水鄉建築風格。古建築群布局以莊河為中軸線,在河的南岸有天官府、進士第、爐峰院;在河的北岸有沿街院、司農第、司徒第、亞元府、王氏祠堂、大參第、望月樓、參政府、武舉第、樊家莊園等。大量保存完好、外觀封閉、高門深宅的官宦巨宅達到了使用功能與建築藝術的完美統一,被古建專家稱為古村落保護的傑出典范。這裡也是電影《烽火別戀》和大型古裝電視連續劇《三滴血》的重要外景拍攝地之一。

推薦閱讀:

廣東河源古村落——大長沙村

河南沁陽西向鎮的“鬼村”

中山鬧市中的三山古廟

惠州墨園古村文韬武略兩傳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