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博物館梳理可以“喝”的歷史
日期:2016/12/14 18:40:30   編輯:古代建築史 近幾年,專題博物館慢慢走紅。在信息海量的今天,將某一領域或某一類事物的信息和資料收錄於一座博物館內,供觀眾參觀,已經成為博物館發展的新方向。汾酒博物館作為中國最早一批的專題博物館,憑借其對汾酒文化的專業化探究,豐富翔實的文物資源,以及將近30年的歷史,迅速走紅,吸引越來越多的觀眾前來參觀,成為中國專題博物館中最具代表的博物館之一。
汾酒博物館坐落於山西省汾陽市城北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內,始建於1984年,建成至今已有近30年的歷史,是全國同類企業中建館最早、館藏最豐富的專題博物館之一。早在1980年初,汾酒集團就開始籌劃建立一座國內最早的酒文化場館,並派專人開始全方位、深層次地探討和研究酒文化,探索和總結我國釀酒業的起源及其獨特的傳統釀造技術,為建館做著准備。
汾酒集團通過當地考察和向社會公開征集兩種途徑來收集博物館的展品。1982年3月,由國家文物局組成的晉中考古隊對汾陽杏花村遺址進行了試發掘,收集出早到仰韶、龍山時期的大量豐富的古代遺存。而源遠的酒文化歷史給杏花村留下了數量龐大的碑文、傳說,民間故事等,這些都為汾酒博物館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展覽資源。
另一方面,汾酒集團著重在民間收集大量的汾酒藏品,包括有關汾酒釀造歷史的文字、圖片、檔案資料、酒器酒具及1970年前所產各種汾酒、竹葉青的產品實物等等。據《酒都說酒--杏花村酒史博物館巡禮》一文介紹,到1993年7月,汾酒集團共收集到古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汾州地區的民間酒器900余件。這些藏品多數屬於民間制作,地方色彩非常濃郁,充分體現了古汾州地區悠久的釀酒史。
為了最大程度地展示汾酒歷代生產的實物容器、酒具、詩畫,讓游客深度了解到汾酒的悠久歷史和文化,汾酒博物館建成後曾幾次擴建逐步完善。2007年10月新建成的汾酒博物館正式剪彩開館。經過在原博物館基礎上的修繕,汾酒博物館內容更加豐富全面、布展更加系統科學。
新的汾酒博物館可分為十個展廳,館內陳列了縱貫4000多年的汾酒釀造歷史畫面和實物,充分展現了汾酒文化輝煌燦爛的歷史變遷。同時汾酒博物館還融入了現代電子科技,將汾酒的“千年歷史、千年業績、千年古韻、千年文化”以實物、模型、書畫、電子動畫等方式展示出來。活靈活現的立體投影、栩栩如生的巴拿馬獲獎情景、別具一格的現場釀造、高雅珍貴的名人字畫、琳琅滿目的酒器酒具將汾酒豐厚的歷史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置身於汾酒博物館中,仿佛進入時空隧道,回溯千年縱覽汾酒發展的歷程,領略汾酒傳承千載、馳名中外的風韻光彩。毫無疑問,汾酒博物館已經成為國內獨一無二的白酒博物館,是中國酒文化發展的歷史長廊,更是世界酒文化的珍貴寶庫。汾酒博物館的走紅,標志著中國的專題博物館迎來了更加廣闊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