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官渡古鎮:餌塊塑造城市細節(圖)

官渡古鎮:餌塊塑造城市細節(圖)

日期:2016/12/15 23:37:47      編輯:古代建築
官渡古鎮:餌塊塑造城市細節(圖)
官渡餌塊傳習館引來路人駐足停留。

  近日,官渡餌塊傳習館正式營業,讓“人工舂餌塊,幾裡外聞香”的勝景重現官渡古鎮。“全國唯一的餌塊民間民族文化傳習館落戶官渡古鎮,標志著官渡古鎮的‘非遺’品牌傳承城市文化神韻的工作步上了軌道。”官渡古鎮運營商柯潤企業董事長曹洪祥如是說。

  “非遺”技藝傳承地

  “官渡古鎮聚集了許多瀕臨失傳的民間技藝,我們之所以不斷挖掘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希望呼吁全社會、全昆明人都關注並支持古滇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曹洪祥告訴記者,官渡餌塊傳習館是古滇文化傳承的重要元素之一,對推動古滇文化向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05年6月,官渡餌塊傳統制作技藝便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0年12月,全國唯一的餌塊民間民族文化傳習館成立;3月1日,官渡餌塊傳習館正式營業。”官渡餌塊傳習館傳承人金永才大師告訴記者,餌塊是雲南人過春節必吃的食物之一,可燒、可煮、可炒、可鹵、可蒸、可炸。

  記者在傳習館看到,十余名壯漢正在金永才大師的指導下,分成幾組舂制餌塊,忙得不亦樂乎。經過蒸米、踩碓、拔碓等一系列步驟的緊密配合,漸漸成型的餌塊散發出陣陣清香,引得不少市民紛紛駐足,觀看這一度近乎絕跡的餌塊手工制作技藝。

  古鎮瞄准“非遺”集散地

  小鍋米線、豌豆涼粉、甜白酒、官渡粑粑、涼拌田螺、毛血旺、抓抓粉、米涼蝦……官渡古鎮的特色小吃已遠近聞名。

 
  大理會館的鶴慶私房菜,麗江的臘排骨火鍋,普洱思茅野菜館,宜良的趴豬腳米線,路南的調糕藕粉,玉溪的鳝魚米線,祿勸的彝家菜,彌勒的鹵雞米線……徜徉於官渡古鎮的街道上,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古滇風味再次襲占了昆明人的味蕾。

  “如果說‘清明上河圖’已經成為一段流失的時光,記錄的是祖先的生活,那麼官渡古鎮就能讓這段流失的時光再現。”曹洪祥表示,官渡古鎮不僅是昆滇文化的大觀園,還是市井生活的記錄者。

  在曹洪祥的理解中,正在建設區域國際化城市的昆明,不僅需要在城市氣質塑造方面的國際化視野,也離不開對優秀民間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官渡古鎮抓住民間“非遺”集散這個建設要點,正是為了更好地體現昆明城市文化神韻,使“國際化”昆明更具生動的縱深感。記者彭詩淇攝影報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