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曲陽文物古跡】之建築文物

【曲陽文物古跡】之建築文物

日期:2016/12/15 0:36:04      編輯:古代建築史

曲陽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各朝代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令我們驕傲的文物古跡。其中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

北岳廟坐落於曲陽縣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間開始建造,唐朝的貞觀年間進行了重修。宋朝初期北岳廟被契丹燒毀,後來又進行了重修。此後,該廟曾於宋、元、明、清各代進行過多次維修與擴建。由於北岳廟內古建築成群、碑碣林立,且品位較高,1982年2月23日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岳為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自古至今,五岳的名望非常高,因為它們是傳說中群神居住的地方,所以歷代帝王許多前往祭祀。北岳為五岳之一。古時候北岳是指河北的神仙山(在今河北省阜平縣東北、唐縣西北、曲陽縣的西北三縣交界的地方),主峰叫大茂山。後來在明朝時才改為今天的山西渾源的玄武山為恆山。北岳廟,就是為古代帝王將相遙祭“北岳恆山之神”而建的,原名叫北岳安天王聖帝廟,簡稱北岳真君廟、北岳廟。

 

  北岳廟規模很大,南北長542米,東西寬321米,總面積173982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380萬平方米。建築布局呈田字形,采用以中軸線為主兩相對稱的古典建築形式。在南北中軸線上,自南而北,現存古建築主要有德寧之殿、飛石殿遺址、御香亭、凌霄門和山門等。
 

德寧之殿是北岳廟中的主體建築,也是最大的建築,是元朝時重建的。德寧之殿的建築,雄偉壯觀。它坐北朝南,占地2000多平方米,大殿高25米,相當於10層樓那麼高,建築在石砌的台階之上,周圍有白玉石欄桿,殿堂的前面有高大的月台,殿的四周出廊,重檐庑殿式,琉璃瓦剪邊和花脊,青瓦蓋頂,整個建築結構嚴謹,保存著宋朝、元朝時期的建築特征,在中國的建築歷史上有著重要價值。德寧之殿面寬9間,進深6間。因為德寧之殿保存著許多元朝時的建築風格,所以被確定為目前我國元朝磚木結構中最大的古建築。值得稱道的是殿內的壁畫。殿內東西兩邊畫有巨幅的“天宮圖”,東壁的叫“雲行雨施”,西壁的叫“萬國鹹寧”,各高6.5米,長17.7米。壁畫畫面完整,布局疏密得當,繪畫技藝精湛,是宋朝、元朝的藝人仿照著唐朝的大畫家吳道子的畫風畫的。所畫的人物最高的達到3.3米,線條流暢自如,著筆工整,色彩濃淡適度,旗幡衣帶,隨風飄佛,形象優美,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東壁的巨龍,形體蜿蜒,兩眼光亮,四爪蒼勁,若浮若動,西壁的“飛天之神”,相貌猙獰,毛骨森奇,肌肉粗健,橫槍倒戈,順風飛奔,實若騰雲駕霧。西壁的“飛天之神”,為德寧之殿壁畫的代表作。兩壁一共畫了73個人物,形態各不相同。“天宮圖”壁畫,在我國是非常少見的,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我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岳廟壁畫一共有三大特點:第一,畫幅大,最大的一幅面積為216平方米;第二,人物畫像大,最高的6.5米;第三,氣魄大。中央美術學院陸鴻年教授曾經多次來曲陽參觀北岳廟,說這裡的壁畫為罕見珍品。

 

  飛石殿傳說這是記念天上掉下的一塊大埙石到曲陽而蓋的,清朝末年被燒毀了,現在就只剩殿基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