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紫砂壺該怎麼評價一件紫砂作品的內涵
日期:2016/12/14 22:02:08   編輯:古代建築史紫砂壺制作是一門熟能生巧的手藝,從業時間的長短,多少會影響到茶壺的品質,但高品質絕不等同於高藝術,評價一件紫砂壺的內涵,必須具備三個主要因素:美好的形象結構,精湛的制作技巧和優良的實用功能。所謂形象結構,是指壺的嘴、蓋、鈕、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精湛的技藝,是評審壺藝優劣的准則。優良的實用功能,是指容積和重量的恰當,壺蓋的周圓合縫,壺嘴的出水流暢,同時要考慮色地和圖案的脫俗和諧。
紫砂藝術品一定需要心手合一,一定需要厚重的文化支撐和個人涵養,修身養性,沉下心來潛心紫砂藝術傳承的人,才能捏出美麗的作品。一代宗師顧景舟之所以有高超的壺藝境界與他有著深厚的文化修養是分不開的。顧景舟重視傳統淵源,並為之努力了一生。顧景舟相信“宜興紫砂壺是文化壺、文人壺”。
當代紫砂陶藝大師顧景舟在《簡談紫砂陶藝鑒賞》一文中說:“抽象地講紫砂陶藝的審美,可以部結為形、神、氣、態這四個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輪廓,也就是具象的辟面相;神,即神韻,一種能令人意遠體驗出精神美的韻味;報,即氣質,陶藝所內涵的和諧協調色澤本質的美;態,即形態,作品的高、低、肥、瘦、則、柔、方、圓的各種姿態。從這幾個方面貫通一氣,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的好作品。
但這裡又要區分理和趣兩個方面。若壺藝之愛好者偏於理,斤斤較量於壺的容積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蓋的或盎或平,身段的或高或矮,側重於從沏茶茗飲的方便為出發點,那就只知理而無趣。一種藝術的欣賞應該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壺嘴是曲是直,蓋子是盎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趣才能產生情感,怡養心靈,百玩不厭。所以觀賞一件新的造型,應該在領悟到美的本質以後才始加以評點。從這樣的審美態度作出發點,才能中肯地贏得普遍愛好砂藝界的共鳴。”
當然,作為一件實用工藝美術品,它的適用性也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適可以愉悅身心,引起和諧的興致。因此,也就要依據飲茶的習慣、風俗,有選擇地考慮壺體的容量,壺嘴的出水流暢,壺把的端拿省力舒適等等。這些都是必須作具體范圍的內容來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