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徜徉在護城河邊,享受美景與清新的空氣 (記者 王旭東 攝)
從水面回到地面,環城公園的美景並不遜色於河上,盡管已經臨近中午,仍有不少市民和游客在園內閒庭漫步。環城公園的改變不僅僅是外在,從城牆外的一條林帶,到如今的公園,這裡還承載著西安的歷史底蘊。
南門外東側的環城公園在入口處就圍了不少游客,相機快門聲也不絕於耳,走上前去一瞧才發現這裡有一組明置西安府的雕塑。雕塑不僅還原了西安府得名盛景,還在雕塑群前的碑上寫下了相關的歷史事實,引得游人駐足觀看。不僅這一處,二虎守長安、張載關學、辛亥義舉等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都被搬進了環城公園,在公園入口處形成一個個帶有故事的雕塑群,將歷史文化融入了城市建設。
最受人歡迎的還是南門外西側的永寧西苑,還未步入公園,門口的兩匹金馬和幾匹造型各異、色彩豐富的小馬已經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球。輔一進門,天鵝造型的園藝讓人不禁感歎工匠的一雙巧手,鵝卵石布道的行道帶給游人閒適自由的感覺,道旁仿牛皮工藝的古燈更是與旁邊的城牆交相呼應,為了給游人提供休息空間,公園裡設置了若干涼亭,盡管才開不久,但涼亭上的籐蔓植物已經爬滿了亭子頂部,夏季來公園涼亭,是個消暑的好去處。
除了各色繁茂的花草之外,公園裡最有人氣的還是要數市井百態的雕塑,說書人、唱曲兒人、閒聊人、剃頭人、拉車人……老西安人的種種生活細節一應俱全,不僅給游客提供了游園過程中能品味的景色,更讓如今的西安人再次體會那些遙遠而又充滿向往的年代。快要走出公園時,城牆上的音樂飄然而至,一曲《春江花月夜》讓所有游客都放慢了腳步,在古老的旋律中感受環城公園帶來的古城文化氣息。
市民馮東紹
游覽的市民很多,為什麼單說老馮一個?因為這個西安漢子是用“繩命”在認真游覽,除了肯定項目帶來的成就外,老馮還提出了不少建議。
在護城河親水走廊,馮東紹看著清澈的水流說,現在的清澈來之不易,可要保持卻是難上加難,“市民的素質良莠不齊,而且除了人為因素還有自然因素。”老馮說,如果護城河能夠分段治理,效果應該不錯,“責任到人,哪段出了問題找哪個負責人,這樣大家有動力。”
老馮覺得環城公園是個好地方,茶余飯後都可以來散散步,“可是為啥供人休息的椅子這麼少?”老馮說他走了5分鐘才看見了一個石凳,如果能增加座椅,就更方便老年人和殘疾人散步游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