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西城區土木建築學會和西城區科技教育協會為在青少年中“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並為建設現代化國家培養後備人才,組織區內部分學校26名師生參加了“西城區古建民居園藝鑒賞俱樂部”活動,並聘請建築專家隨團授課去安徽考察獲得圓滿成功。
臨行前考察團召開了營員會,西城區土建學會侯九義理事長親自做動員,西城區科技協作中心主任吳濤做了講話。他們指出體現幾千年中華民族建築精華深藏著世界文化古跡的底蘊,但建築文化是需要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新的理念新的設計要融入現代建築中,建築事業需要後繼有人。他們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將來能成為有真才實學,懂政治的建築師,為老百姓設計出節能環保科技含量高,融傳統建築藝術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好房子。而後由外聘專家清華博士後邵丹錦老師以圖片的方式為大家講解了徽派建築特色,並留下了論文思考題。
此次活動我們考察了以文風昌盛,才俊輩出著稱於世的古徽州。徽州遺存的古建築年代之久、種類之繁、數量之多、品位之高都堪稱皖南乃至全國的傑出代表素有“徽派古建長廊”之美譽。當我們走進這些歷史悠久、人文積澱深厚的文明古村頓有處處皆入畫、舉目有丹青之感。民居、宗祠、門樓風格獨特,內涵豐富,美倫美奂。其匠心獨運的磚雕、木雕、石雕或山水人物、或飛禽走獸,既有明雕镂空,又有陰鑿淺刻,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堪稱一座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智慧和中國傳統建築的博大精深。團員們無不為在民間鑒賞到如此精美絕倫的古建而稱奇,無不為祖先的勤勞智慧而歎服。考察中師生們饒有興趣聽講解,爭分奪秒拍照片。在社會這個大課堂同吃同住同學習,不畏酷暑,不怕疲勞,增進了感情,增長了知識,不僅體驗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博大精深,而且對建築風水理論和生態建築理念也加深了理解。有的同學情不自禁地說:這次考察生動形象,看得到,摸得著,記得住!
過後我們還將把學生們的論文交專家評審,為優秀論文發獎。此次活動深受歡迎,有的家長親臨現場參加動員會,對我們周到的安排和充分的准備工作倍加贊揚。學校領導也一再表示:多年來我們以豐富多彩的考察活動支學助教,對全面提高師生素質大有脾益,是以實際行動為文化興區做貢獻。 文章來源:西城區科協/北京市西城區土木建築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