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裡銀杏風景如畫 漫步南浔古鎮覓秋情
日期:2016/12/16 16:06:29   編輯:古代建築彷如風景畫般的銀杏
風景如畫的十裡銀杏
滿地的黃金色就是長興的銀杏長廊,位於小浦八都岕,這裡就有名聲在外的古銀杏長廊。整個長廊長約12.5公裡,寬在5公裡道500米之間,長廊中散落著3萬株原生野銀杏,其中百年以上的老樹2700多株。要強調這個“古”字是有道理的,因為這裡的銀杏有很多是前朝人種下的,最老的還有千年前的。
進長廊後,到達小浦八都岕,再一路往上走,越往上,路就越小,路況也愈差。途中偶而會遇到同路觀賞的游客。大大小小的銀杏數布滿了道路兩旁,很多樹非常高大,將本是綠褐色的山頭和農捨襯托得色彩斑駁。黃葉在風中缤紛而下,鋪在地上金燦燦的。十裡銀杏長廊是一條沿著古村穿行的公路,兩旁是看不完的古村落和銀杏樹,兩者水乳交融,就像是走進了油畫中。
八都岕是福地,除遍生銀杏之外,文化淵源也特別悠長,據傳漢代劉秀曾八躲追兵至此,八都岕由此得名,而南朝皇帝陳霸先曾到絲沉潭垂釣,宋代楊萬裡曾到此為銀杏賦詩,谷內的烏瞻山是古代著名的星占術士向往之地,上有楊仲庚墓。谷地兩側青山環抱,中有清澈流水,各式各樣的民居建築掩映在銀杏群中,環境清幽,雞犬相聞。
南浔美景
中西合璧的江南小鎮
江南的老人都說: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不似烏鎮的傳統式小家碧玉,南浔是中西結合的“混血兒”。
南浔鎮位於滬蘇杭嘉湖中心,南連杭州,北瀕太湖,東接蘇州,隔湖望無錫,京杭大運河貫穿其中。在這裡,既能看見“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傳統建築格局,也能看到富商宅子中希臘產的克林斯鐵柱、鋪滿碎花地磚的舞廳,西洋的雍容盡含在中國傳統的典雅之中。
除了建築別具一格,南浔也有精致的江南名特產品。無論是名甲天下的輯裡湖絲,技藝精湛的善琏湖筆,還是“朝如輕絲、薄似蟬羽”的雙林绫絹,都值得慢走慢逛,購買和把玩。古鎮中也有嘉業堂藏書樓、劉氏小蓮莊、民國奇人張靜江故居等景點,同樣頗具文化味。
小蓮莊
小蓮莊和嘉業堂藏書樓當是南浔最大的看點。小蓮莊據說是清代光祿大夫劉镛的家廟和後花園,因其敬仰趙孟頫的蓮花莊而取名“小蓮莊”,更帶上嬌小玲珑的感情色彩。
穿過一條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溪澗,點綴著幾只鹈鹕,走入小蓮莊的大門,沿著湖光潋滟、荷風送爽的池塘,湖面覆蓋著銅紅的浮萍和烏綠的水草。莊園的東南端有一凱旋門風格的磚門掩映在綠叢中,轉過百年紫籐,便走到曲徑,起伏連綿的太湖石堆疊出藝術的形態,正有的“小園新開西南角,環抱唯應風月知”的雅趣,園區移步換景,頗得江南園林的精巧之髓。
而南面的退修小榭,則正是古代士大夫謹慎守身的外化,“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這樣的傳統哲學理念貫串中國文化史的終始。“天下無道,則修德就閒”,築成的舞榭歌台,成就了杭州西湖的孤山、廬山的白鹿洞、同裡的退思園……
嘉業堂藏書樓
而讓人真正感到震驚和感動的是嘉業堂藏書樓。這幢始建於1920年的西式回廊式的藏書樓,是“南浔四象”之一的劉镛的重孫劉承干當年幾乎耗盡畢生精力和祖業用來收集古籍後擱置這些“寶貝”的樓閣。劉承干被當地人視為傻裡傻氣、匪夷所思的“呆子”,就是拿現代人“時髦”的眼光看來,放在今天的劉承干,依然不脫迂腐的頭巾氣甚至霉腐氣。
在秋高氣爽季節裡,趁著周末,走走逛逛。看秋景,賞秋情,不得不說是件惬意之事。
推薦線路:長興十裡金色銀杏林、南浔一日
推薦旅行社:南京時尚
推薦價格:成人95元/人,兒童65元/人
發班日期:周六、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