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隨著拙政園蘇繡藝術館正式開館,並對入園游客免費開放,蘇州園林與蘇繡兩大文化遺產首次攜手,展現蘇州文化魅力。同時,拙政園圖片展示館及拙政園配套服務設施“園外苑”休閒茶座也於當天正式開放運營。
蘇繡藝術館和拙政園圖片展示館位於拙政園東花園的北部,這裡最早是園子的附房部分,數十年來一直是管理方的辦公場所。為了把拙政園更多的游覽空間還給游客,3年前,拙政園管理處從園中搬出。經過反復籌劃,最終確定將原辦公區按園林古典建築風貌進行改造,並設立蘇繡藝術館和圖片展示館,以進一步彰顯園林的文化特色。
記者昨天看到,雖然剛剛亮相,兩個展館都已經有許多游客駐足觀賞。其中,蘇繡館中展示的主要是著名工藝美術師周海雲的作品。館雖不大,但看點頗多,最有特色的是一架花梨木刺繡圓形立屏,繡的是拙政園的見山樓。與一般蘇繡不同的是,該刺繡作品分成前後兩層,前面波光粼粼,花木扶疏,後面是掩隱在樹叢中的見山樓,立體地展現了見山樓的風景。周海雲說,采用這一創新刺繡手法創作的作品,曾在世博園江蘇廳內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盡可能讓游客欣賞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藝術的精品傑作,避免因商業利益驅使降低展品檔次,拙政園改變了以往的經營模式,著眼於文化展示,主動為周海雲及其創辦的蘇繡藝術品公司免費提供場地。因此,周海雲也拿出了自己多年創作的精品,如《蒙娜麗莎》、《父親》、《太湖群鵝》、《富春江之晨》、《紫氣東來》、《梅花》等作品,在館內向游客展示。
在圖片展示館內,正在進行《中外貴賓在拙政園》攝影專題展覽,五十余幀照片,鮮活地展示了自1971年到2010年間,中外貴賓在拙政園參觀游覽的身影,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拙政園的歷史與文化魅力。有兩位東南亞來的游客在展出的圖片上發現了泰國、馬來西亞首腦的身影,覺得非常親切,高興地拍下了這一畫面。
同時,利用閒置多年的“園外苑”房產,拙政園還開出了休閒茶座,設有座位50多個,可供游客在此賞茶道、品清茶,進一步完善了古典園林的旅游服務功能。拙政園管理處負責人說,蘇州園林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展示包括吳文化在內中國傳統文化的窗口,除刺繡、圖片、茶道,今後還將引入書畫藝術展等,形成拙政園特色文化旅游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