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人中麟鳳”柳亞子與其故居

“人中麟鳳”柳亞子與其故居

日期:2016/12/14 18:43:50      編輯:古代建築史

柳亞子紀念館遠景

柳亞子紀念館遠景

    柳亞子(1887—1958)先生是民革創始人之一,也是中國近代著名革命文學團體——南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生以詩歌為武器宣傳革命,堅持真理、愛憎分明,是一位堅定的民主革命戰士、中國共產黨方針政策的積極擁護者、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深遠的愛國詩人。他的詩緊密結合民主革命的發展,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激情,具有鮮明的戰斗性和撼人心靈的藝術力量——正如周恩來總理送給他的對聯中寫到的那樣:“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他與毛澤東主席也有深厚的交誼,詩詞贈酬頻頻。毛澤東主席曾以“人中麟鳳”來表達對柳亞子的敬意之情,更對他的詩詞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尊詩慨當以慷,卑視陳亮、陸游,讀之使人感發興起。”柳亞子在我國近代革命史和文學史上的影響,將永遠會被後人所記取並將放射出不滅的光芒。

    新中國成立前夕,從香港北上參與新中國籌建的柳亞子,在他的《感事呈毛主席》詩中寫下了“安得南征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的詩句(分湖:現名汾湖,在黎裡東。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分界湖,早在宋元時期就是江南有名的風景勝地。)就這樣,原本在江南頗有名氣的水鄉古鎮黎裡,在不經意之間,更是名揚天下了。

    水鄉明珠——江蘇關江黎裡是一個歷史文化古鎮,始建於初唐,定型於南宋。小橋流水,景色宜人,物產豐富,文化積澱深厚。自宋以來出特奏名狀元1人,進士26名,舉人61人,秀才無數。古鎮黎裡擁有30余處重要的人文景觀。其中,明代建築鴻壽堂,18個木鼓墩,歷600余年完好無損,堪稱江南之最;周公傅祠堂是周氏祭祖的族祠,規模形制吳江地區首屈一指;禊湖道院經重新整修,成為公開活動的道教場所;三裡長的市河穿鎮而過,石駁岸上排列著254個象鼻眼,也是江南之最;12座古橋雄跨兩岸,85條弄堂結構各異,古色古香的民居鱗次栉比,鄰傍的古建築端本園、沿街廊棚等景觀引人駐足,好一派典型的明清風貌。

    柳亞子故居,就坐落在水鄉明珠黎裡鎮的中心街上,是一座清代乾隆年間的優秀建築,又是一處近現代的重要史跡。原為清乾隆直隸總督、工部尚書周元理私邸,落成於1780年之前,宅名“賜福堂”,前後六進,備弄深達92.9米,占地面積2603平方米,建築面積2862平方米,百余個自然間。現存的3座磚刻門樓,高大氣派、栩栩如生。其中第四進儀門上的磚刻門樓雕刻技藝最為精湛,上飾百鳥朝鳳,並輔以春桃、夏蓮、秋菊、冬梅四季花卉圖案;下飾水族龍宮圖案,螃蟹、水獸、鯉魚等各種水下珍奇盡置其間,藝術價值極高。

推薦閱讀:

衢州深藏山中的明清遺韻

漓江上游的“百年清官村”

天津歷史文化名城之革命史跡

廣東河源桂山古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