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原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所長柴澤俊在介紹當地的古建築情況時表示,現在山西存有宋遼金以前的木結構古建築120座,占全國木結構建築總量的75%。
柴澤俊表示,晉東南古上黨地區(今長治、晉城兩市)是現存宋遼金以前古建築最多的地方,共有80座,占到全國的50%。山西雁北地區(今大同、朔州地區)現存的宋遼金以前古建築規模最宏偉。而五台地區的古建歷史最悠久,尤以五台南禅寺為最。
早在1979年,柴澤俊在實地勘察、研究上千座古建築實例後,撰寫了《三十年來山西古建築及其附屬文物調查保護紀略》,並首次提出,山西宋遼金以前的古建築數量占到全國72.6%。
“這次數據的刷新對山西考古及旅游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柴澤俊說,歷史文化遺產不僅反映了中國建築造型藝術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同時對山西歷史文化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價值。這些對人們有很大的吸引力。
談及古建築的保護工作,柴澤俊建議,不要隨意在古建築附近開發建設,把跟古建築相協調的周圍環境、背景破壞了,損傷整體的歷史文物。另外,在古建保存和修繕上,一定要按照原(面)貌、原(形)狀、原(構)件、原(結)構的原則,不要在建築上刷上明亮的油漆,特別是元代以前的建築,本身有歷史滄桑感,如果構件變了,就不算古建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