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港古鎮的制鞋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明清時期便有制鞋行業,但都是家庭婦女所做的手工布鞋,自產自用,只有少量出售。直到了民國27年,靖港才出現了私人老板合伙開設的一家名為“新美麗”的鞋廠,並開始用縫紉機加工鞋面,機制烤底,面料有毛絨尼、經線尼兩種。
新中國成立後,靖港有了上規模的制鞋廠,制鞋使用半機械化,後繼續進行設備更新,到1980年,首批“望江樓”牌塑底緞面繡花鞋面市,並進入法國市場,成了搶手俏貨。而機绱男橡筋布鞋則榮獲省優質產品證書。至1981年,廠房面積擴大到2179平方米,年產“望江樓”布鞋達70萬雙。曾在靖港開展過地下工作的王首道將軍還親筆題寫了“湖南望江樓布鞋廠”廠名。時隔兩年,望江樓布鞋廠生產的注塑布鞋,因外觀秀美大方,既具民族特色又融入了歐式風韻,並且穿著松緊適度而一度暢銷全國,並銷往香港、英、美、法、日、德等地區和國家,享有很高的聲譽。“望江樓”布鞋曾給靖港古鎮帶來過光彩和較大的經濟效益,也給一個千年古鎮注入過無窮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