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蘇州木渎古城遺址入選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蘇州木渎古城遺址入選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日期:2016/12/14 20:27:38      編輯:古代建築史
     
        經過一天半緊張的現場演示和評委評議投票,昨天下午,由國家文物局主辦的“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最終揭曉,蘇州木渎古城遺址入選。

    本年度評選活動於2010年11月底啟動,經發掘單位申報、專家推薦、國家文物局審核等環節,最終有25個項目進入終評。6月8日、9日,25支考古隊的代表在北京召開的終評會上作了公開匯報並回答提問,評委及發掘單位代表、考古相關工作者、文物愛好者等200余人在現場聽取了終評匯報。蘇州木渎古城遺址的考古發現是吳文化研究的重大突破,為吳文化課題的深入提供了新材料,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意義,因此得到評委們的高票通過,成功入選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據介紹,從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年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蘇州市考古研究所共同成立的聯合考古隊,在蘇州西南山區木渎、胥口一帶山間盆地內進行了一年多的考古發掘工作。 2010年6月,經專家組論證確認,蘇州木渎古城遺址包括蘇州市吳中區木渎鎮、胥口鎮和穹窿山風景區三個鄉鎮的部分地區,四周環繞靈巖山、天平山、五峰山、穹窿山、香山、胥山、堯峰山、七子山等一圈山脈,依山臨湖而建,呈不規則狀,似扇形。遺址南北城牆之間的距離為6728米,東西城牆距離為6820米,經測算,總面積約24.79平方公裡,是目前所知的我國春秋時期最大的具有都邑性質的古代城址。古城址內已經發現的遺存種類豐富,如城牆、河道、水城門、作坊、墓葬等。

    評審中專家們認為,蘇州木渎古城遺址的確認,是吳文化考古的重大突破,為吳都問題的解決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據,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意義。專家們認為,以城址為中心的聚落群在寸土寸金的蘇南地區必將被完整保存,通過考古學家的田野工作,公眾將會從考古遺存中探尋出更加形象生動的吳越歷史。

2010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1.河南新鄭望京樓夏商時期城址

    2.山東濟南大辛莊商代遺址

    3.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

    4.江蘇蘇州木渎古城遺址

    5.陝西西安鳳棲原西漢家族墓地

    6.新疆鄯善吐峪溝石窟群和佛寺遺址

    7.陝西藍田北宋呂氏家族墓園

    8.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

    9.江蘇南京大報恩寺遺址

    10.廣東汕頭“南澳Ⅰ號”明代沉船遺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