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木渎古鎮:荷色生香

木渎古鎮:荷色生香

日期:2016/12/16 19:16:01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初夏的雨水歡快零落,木渎古鎮的荷塘汩汩地歡騰起來。滴滴答答的水珠在荷葉上來回滾動,發出“嘈嘈切切錯雜彈”的聲響,像是孩童的嬌嗔。這夏天的韻律輕柔又歡快,緩緩地,緩緩地催開了那一枝枝素雅的荷心。

陽光透過雲層洋洋灑灑的照耀在荷塘裡,熱烈地喚醒了滿池的清麗。碧色欲滴的荷葉接天連地,嚴嚴實實地覆蓋了整個湖面。荷葉上的晶瑩水珠子還在嬉戲,殊不知那高處的荷已含苞待放。碧波中的倒影,葉片似精靈般俏皮,荷花如處子般靜谧。遠飛而來的一只蜻蜓站在荷尖小憩,出荷小景的圖畫便活色生香起來。

站在荷花池畔放眼望去,荷塘的姿態豐富又迷人。一枝枝初荷的嬌羞溢滿枝頭,娉婷的模樣在陽光裡出落的極為嬌美,又含著一份“月未圓 花未紅”的極致。那邊,半開的粉荷,白嫩嫩的花瓣微微向陽,依稀可辨花中嫩黃的心蕊。含羞欲語的表情,似是一派“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澀。遠處,怒放的荷花正展示著她們完盛的美麗和精致,艷且不妖的姿態將荷的氣韻诠釋的恰到好處。


夏風拂來,綠茵中的荷花,呈現的各種豐美的姿態。凝神而觀,層層疊疊的意境幽遠、迷離的鋪成開來。鋪成到鼻前的是一股沁入肺腑的馨香,素淡而清雅的盈轉著五官。

人們喜歡荷花,除了姿態與容顏,她的品格更為人稱道。古代的文人雅士都熱衷於在詩詞中描寫荷花。從屈原的“芰荷以為衣兮”到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荷的精髓都脫穎的極為出彩。而最愛的還是那清代詩人邵長衡的那首《治游》“六月荷花蕩,輕娆泛荷塘。花嬌映紅雨,笑語熏風香。”與其讓荷花承載那麼多賦予,不如就讓她這樣單純的美麗著。泛一葉小舟駛入荷花深處,蒼茫蔥茏的荷池中央萦繞著水汽朦胧的霧霭。白荷、粉荷嬌艷在潇潇夏雨中,風送來淡雅的香,熏醉了泛舟人的心。

輕采一葉花瓣,遇見“那一低頭的嬌羞”,收斂一身卷然,聽憑它風雨兼程。紅塵處清風拂夢,夜半也有荷香入夢來,因為荷色能生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