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位於石門峰名人文化公園的中國抗日空軍烈士墓,被市文化局授予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填補了此前我市文物保護單位只有蘇聯空軍烈士墓而沒有中國空軍烈士墓的空白。
上午9時許,烈士墓前擺放著各界人士的題詞,四周樹上掛滿黃絲帶和祈福卡,園中回響抗戰歌曲。86歲高齡的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教授說,這個烈士墓,是英雄城市的光榮記憶。
70多年前,隨著南京淪陷,武漢成為全國抗日運動中心和世界反法西斯重要戰場。1938年6月至10月,進行了中國抗戰史上規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戰線最長、犧牲最慘重的武漢保衛戰,徹底粉碎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圖謀,抗日戰爭由此轉入戰略相持階段。
在武漢保衛戰中,中國空軍浴血奮戰,擊落敵機80余架,數十名將士為國捐軀。他們的遺骸後被遷往石門峰,經多方不懈尋訪,於2005年找到並修復了中國空軍抗日烈士墓。
受各種條件限制,一些安葬於此的空軍烈士名字和生平不詳。目前,僅找到12名曾經參加抗日空戰的烈士姓名和生平,除陳懷民烈士外,仍不能確定其他烈士是否安葬在此。
章開沅說,希望市民和各界人士提供線索,以便尋找到更多的抗日空軍烈士英名,讓他們魂歸故裡,體現武漢人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真誠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