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保護同盟成立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保護同盟成立

日期:2016/12/14 20:18:18      編輯:古代建築史
 9月21日,“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保護同盟”成立大會在浙江杭州召開。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霁翔,杭州市政協主席葉明及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兼中國文化報社社長劉承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副董事長兼中國文化報社總編輯宋合意,杭州市副市長張建庭和上城區區委書記陳紅英等出席大會。來自全國27個歷史文化名街的50余名代表討論通過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保護同盟章程》,並通過選舉產生了理事會成員。

  2008年以來,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中國文化報社、中國文物報社已聯合主辦了4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迄今共產生40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歷史文化名街的搶救、保護、建設和發展。為進一步促進名街保護工作的發展,由杭州市清河坊、福州市三坊七巷等街區共同提議,經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組委會同意和籌備組工作會議研究,決定成立“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保護同盟”。
    單霁翔在成立大會上發表講話。他說,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活動如同一粒火種,點燃了全社會對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熱情,產生了積極的效果,成百上千條歷史文化街區在努力加入這個陣營,有力地推動更多的政府部門及民眾關注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工作,形成良好的社會影響。今天,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保護同盟的成立正當其時。如果說對歷史文化街區的重視程度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體現著城市發展演進的自覺水平,那麼,這一由各歷史文化街區自發成立的保護聯盟,則意味著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將體現出從個體到群體、從政府到全民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體現出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正在從“政府保護”進入到“全民參與”的階段。
    劉承萱在大會致辭中說,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保護同盟的成立,對加強全國各地歷史文化名街保護工作者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形成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作的強大合力,探索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保護、傳承、管理及發展理念,促進名街的活態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同盟能經得住時間和實踐的檢驗,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認真履行職責和義務,努力探索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符合各街區實際的保護之路,使歷史文化街區真正成為弘揚傳統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服務經濟發展、造福百姓民生的重要載體。
    經討論決定,同盟聘請單霁翔為名譽會長;劉承萱、葉明為顧問;中國文物報社社長彭常新,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副主席郭旃,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呂舟,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魏明孔,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侯衛東等作為專家組成員。選舉宋合意為理事長;中國文物報社總編輯曹兵武,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區長缪承潮,中國文化報社城市科教部主任、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推介活動組委會秘書長江繼蘭為副理事長。
    同盟成員單位一致表示,在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保護和建設中將堅持保護真實的歷史;保護整體風貌;保護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堅持遺產保護,創造公眾參與的社區健康文明;堅持保護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歷史文化和健康的民俗;支持體現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重點項目。
    同盟采取年會制,每年召開一次理事會,理事會任期3年。2013年年會確定在福州召開,由三坊七巷歷史街區管委會承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