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寧波鎮海鄭氏十七房

寧波鎮海鄭氏十七房

日期:2016/12/14 18:50:01      編輯:古代建築史

寧波鎮海鄭氏十七房

    據民國《鎮海縣志·壇廟下》載:“黃公祠建在鄭姓屋前河運裡鄭氏十七房”。黃公,名黃恕,治水英雄。黃公祠建於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鄭姓屋前河運裡”,即今十七房村路沿鄭。說明1250年前鄭氏已定居澥浦鎮路沿鄭。

    又據光緒《鄭傳笈·朱卷》載:“鄭氏始祖靖侯,宋南渡遷居澥浦靈緒鄉,擇山之陽(即今十七房北側的小山崗‘擇山’)塘路沿(即路沿鄭)”。《澥浦鄭氏宗譜·源流考》記載得更為明確:“鄭氏十七房始祖靖侯,卜居靈緒鄉擇山之陽塘路沿,厥後分東、西、中央三房。”這說明如今仍保護良好的東房、西房、中央房是鄭氏十七房的最早的發祥地。又據《鄭氏宗祠碑記》載:“鄭氏祖宋靖侯宗道公,以道一、道二、道三為一世,分東房、西房、中央房。”“傳六世之後分居十七房。”原因是什麼?鄭德容《明·處士東滄公傳》載:“以舊宅不敷居處,乃於舊宅之西北隅,別營新宅,東滄公名鄭铨,以公行十七,遂名其宅居為十七房。”這就是十七房的由來。

推薦閱讀:

寧波鎮海:鄭氏十七房景區春節家庭免費游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保護工程中央投入6億元

廣東中山二期明清雕梁畫棟亮相

四川峨眉山大廟飛來殿首度面眾

 

寧波鎮海鄭氏十七房

    《澥浦鄭氏宗譜·陰宅圖》載:“鄭氏始祖靖侯公墓,位於路沿鄭中央房與東房之間的‘金鉤釣月’處”。調查證實,靖侯公墓的位置與記載完全一致。據鄭氏後裔鄭玉琪先生說:“這一座墓是我們世世代代千辛萬苦才保存下來的,公社化時,平整土地,鄭氏世代近百座墳墓都拆光了,唯靖侯公墓沒有拆,如今已作了修繕和保護,成為鄭氏後代祭祀之地。”

    至於鄭氏為何在南宋時遷居澥浦路沿鄭,那是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的。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宋皇室受金兵四面追擊,岌岌可危。朝廷官僚都有一支龐大的眷屬,為保護他們的子孫後代不遭滅頂之災,紛紛設法把家眷隱居於他鄉,如鎮海境內的包氏、盛氏、方氏、葉

    鄭氏十七房氏等上代都是南宋為官的,他們在宋室南渡時都把眾多的家眷安排在鄉村僻壤之地。鄭氏也是南宋為官的一個大族,“卜居擇山之陽的路沿鄭”是歷史的事實。據清光緒二十八年編纂的《鎮北龍山鄭氏宗譜》(龍山原屬澥浦靈緒鄉,與十七房鄭氏同屬,現劃為慈溪市)載:“宋高宗趙構跸南來定(宋時鎮海縣稱為定海縣)居於此,迄今已歷三十有三世(按一世為25年左右計算,合700多年,剛好是南宋時期)。” 

推薦閱讀:

寧波鎮海:鄭氏十七房景區春節家庭免費游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保護工程中央投入6億元

廣東中山二期明清雕梁畫棟亮相

四川峨眉山大廟飛來殿首度面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