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肇慶的南國周莊――金林水鄉
日期:2016/12/14 18:49:25   編輯:古代建築史 金林水鄉位於肇慶市德慶官圩鎮,距縣城13公裡,金林村地理形貌奇特,其東西寬,南北狹,成橢圓形,台地高聳,四面河流,溪水盤繞,大小湖泊錯落有致,有“壽星、金龜、蝠、鹿、鶴”五山環繞村莊,形成“五山會局”之勢,又稱為“高台上的水鄉人家”。
隱世於山水之間的金林水鄉,擁有1700多年的歷史,有410戶約1800多人。金林水鄉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古色古色、自然景觀豐富、充滿神話色彩的古村落。金林水鄉是德慶縣最大的自然村落,在古時更是德慶四鄉之一。
金林村背靠大霧山,東靠吉崗河,西臨金林河,雙河環抱,村中大小池塘水渠錯落。千百年來,幽靜的古村落依然保留著“勤勞、勇敢、仁愛、信實”的淳樸民風和生活方式。金林古城則興建於明代,古城東面寬,南北狹,還具有有別於其他古村落的四大特點:城門多,如積善門、徐慶門、長壽門、上林門、太裡門等;古宅多,如談家大屋、孫家巷、慶安宮、郎宮第、進士第等;古祠堂多,如清軒祠、應業祠、麗先談公祠、松巖祠等;古街店鋪多,如均興雜貨,永盛大米行、振興灑坊、保平安藥房等。
這裡自然風光秀美,村內古宅、祠堂飛檐翹角,雕飾彩畫色彩淡雅、端莊和諧,獨具粵西古建築的風范。村內民居多為明清時修建,古樸清幽。相傳當年孔子第58世孫南下,看中金林的秀麗山水並住下,一直繁衍至今,因此,現在村裡仍有400多人姓孔。而在金林水鄉麗先祠裡,至今還保留有國畫大師黎雄才抗日戰爭初期在此執教時的居室。
推薦閱讀:
湖北鄖縣發掘36座唐代巖墓
袁橋采土場發現古墓群 初步判定為宋元前家族墓
鹹陽秦國墓葬群出土銅壺內竟有千年“美酒”?
黑龍江:桃山局發現舊石器時期遺址
[千年守護神古榕樹]
古榕樹千百年來充滿靈性地守護著這條古村落,盡管歷盡歲月洗禮,但古村的寧靜卻從未被打破。
位於金林村嶺頭的古榕樹就像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無論從什麼方向進村,若不通過“屏障”難見金林村的真面目。
據介紹,金林之得名因其豐富的“金”和“林”。“金”指的就是大霧山的沙黃金的含量十分高,歷代以來就有人在淘金。而“林”則是喬林與灌木並存,走在村內,筆者可以看到以風水古榕樹為主、兼有樟樹、相思樹、木棉樹等參天古樹。據了解,每一棵樹齡都有100年以上,它們生長在村邊就像一道綠色屏風。俗話說“人老就精,樹老就靈”,古鎮的榕樹守護著村莊,守護著這裡的每個人,也守護著保佑這片淨土安寧的土地神。聽說,這裡還有一個土地神和七仙女三姐的故事,傳說一直在繼續著,只是聽故事和講故事的人在一直改變著,而到如今也只有在形狀相似的樹根處,追尋著一些舊時的共同記憶,再傾聽一次傳說,依舊那麼美麗。
古村內的樹木群得以保留,與村民們一直以來的信仰有著一定的關系。中國人講究風水,人類居住生活要選擇空氣新鮮、水質良好的自然環境,這與現代科學講究生態環境、注重環保科學是相通的。
風水學上的“風水樹”它實際就是防風樹、環保樹、風景樹。古時,凡是定為風水樹的都嚴禁砍伐,也無人敢砍伐怕“報應”,這就使得一些古稀樹種得以保存至今。倘若一個地方的樹木都砍光了,形成了水土流失,那時便不是所謂的“神”的報應,而是自然界的報應了。
推薦閱讀:
湖北鄖縣發掘36座唐代巖墓
袁橋采土場發現古墓群 初步判定為宋元前家族墓
鹹陽秦國墓葬群出土銅壺內竟有千年“美酒”?
黑龍江:桃山局發現舊石器時期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