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和順從無名村落到旅游名鎮

和順從無名村落到旅游名鎮

日期:2016/12/14 18:48:53      編輯:古代建築史

和順古鎮從無名村落發展成了旅游名鎮

    從一開始的困境到現在的游客爆滿,一個名叫和順的國際青年旅捨在騰沖和順鎮目睹了五年來在這個小鎮發生的改變。而改變的不僅僅是這個小鎮,從2005年雲南省提出旅游“二次創業”以來,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從150萬人次增加到32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由430億元增加到1006億元,主要旅游經濟指標都實現了翻番。在這個大背景下,和順也從一個無名小鎮變身成為炙手可熱的旅游名鎮。

    2003年開始開發和順旅游資源

    李向仙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騰沖人,在自己背包行走了大半個中國之後,她毅然回到家鄉。“那個時候的和順只是一個小村落。村民安靜地繁衍生息,極少有外人入內。”不論是古建築還是石板小巷包括田園風光,一直都處在“養在深閨無人識”的狀態。直到2003年,雲南柏聯和順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政府簽約,對和順鎮的旅游文化資源進行開發。“2003年全年,我們的收入只有103萬元。”柏聯公司辦公室主任盧林說,2003年,和順鎮乃至整個騰沖的旅游都剛剛起步,沒有機場、高速公路,甚至鮮有宣傳。

    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2005年,在中央電視台魅力名鎮的評選活動中,和順鎮一舉奪魁。“當時有種知名度一下破繭而出的感覺。”外界開始知道了雲南省有個和順鎮,但是大多數游客的目光依舊被大理、麗江所吸引。“交通是最大的障礙。”從昆明到騰沖當時需要近24個小時,“沒有機場,沒有高速,單憑一紙獎狀,會有多少人能千裡迢迢地沖著這個名氣過來?”

    李向仙敏感地發現了這個變化:“對外宣傳起了作用,游客開始多了起來,有些游客會到老宅子裡面詢問能不能住宿。”2006年,李向仙在和順鎮距離和順圖書館200米左右地地方租了一塊地,蓋起了房子,熱熱鬧鬧地開起了滇西片區第一家國際青年旅捨。“當時作這個決定也挺大膽的。”李向仙說,以她多年的經驗,和順鎮的“氣質”讓她作出了這個嘗試。和順國際青年旅捨開辦起來,老板卻對客源犯了愁:“2006年到2007年,入住率只有30%多,20多個房間很少有住滿的時候,大多數都空著。”李向仙說,投入了幾十萬元,辛苦了大半年,但入住率卻讓生意難以維持。“都不敢請人,自己盡量做完所有的事情,請人的話更難維持開銷。”而此時,整個和順的住宿業都還沒有起步的意思,除了李向仙的青旅之外,幾乎難見當地百姓自己開辦的家庭客棧。

    2008年景區收入首次突破千萬

    2008年,在雲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騰沖連同撫仙湖、世博園被定為旅游產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2008年5月5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復了騰沖縣上報的《騰沖旅游產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方案》。和順鎮在《方案》中被列入了重點開發項目,對外宣傳和硬件設施的建設一並推進。

    “2008年的時候,入住率突然提升了近30%。”李向仙說,習慣了安靜的她一下子有些不適應,訂房電話多了,咨詢電話也多了,“我們也開始在客棧裡面嘗試著作一些線路推介,比如騰沖旅游線路或者到德宏的線路等。”

    “2008年景區接待游客人數為15.3萬,實現銷售收入為1300萬元。”盧林介紹,在這一年,公司的收入首次突破了千萬。也就是在這一年,有3000多件藏品的大馬幫博物館也在和順鎮建設開館。2008年,對於整個騰沖旅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旅游業經濟效益顯著。據騰沖縣旅游局統計,2008年騰沖縣接待游客288.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5億元,同比分別增10%和15.42%。火山、熱海等六個景區門票收入2227萬元,同比增34.06%。客源市場以北京、上海、四川、江蘇、浙江、貴州、廣東、天津為主。

    2008年1月到9月,騰沖旅游在全國性的旅游交易會上進行了大量的推廣工作,並繼續在昆明國際機場投放13塊大幅燈箱廣告進行旅游形象宣傳。宣傳營銷使得騰沖在2008年黃金周7天綜合效益充分顯現。截至2008年6月底,騰沖全縣共有賓館、旅社、招待所337家,縣城203家,鄉鎮134家;五星級賓館1家,四星級賓館1家,三星級賓館2家,二星級賓館14家;共有床位11058個。年內新發展旅行社3家,年末共有旅行社13家,導游從業人員300多人。

    2010年機場通航讓和順“脫胎換骨”

    和順鎮的文化從不名一文到萬眾矚目,不過只是短短幾年時間。如果說2008年一切都在准備中前進,那麼,真正意義上的脫胎換骨卻是從2009年到2010年之間完成的。“2009年到2010年,游客數量出現了快速增長,平時的游客數量增長了40%。”和順鎮從此前日均游客300人都不到,增長為日均游客1000人。2009年,景區接待游客人數達23萬人次。“2009年住宿率在此前的基礎上提高了50%。”李向仙笑著說,當時是真正體會到了忙不過來,“開業兩年,終於開始請人了。”

    最讓李向仙欣喜的是2010年騰沖機場正式通航。通航之後,從重慶、成都、北京乃至海外湧來的游客大幅增加。“通航之後,節假日房間都是爆滿的,平時的入住率也增長了70%。”更多的游客通過官方網站找到和順國際青年旅捨,李向仙說,這個時候感覺到自己當初的決定和堅持是正確的。2010年,和順鎮景區接待游客人數達26萬,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800萬元。盧林也感觸頗深:“不到十年,公司的收入增長近38倍。”黃金周期間,和順鎮2萬多平方米的停車場“座無虛席”。自駕游游客從昆明、四川、重慶、廣州等地蜂擁而至。

    和順鎮此時也冒出了不少的民居客棧。“政府鼓勵當地居民開辦民居客棧,幫本地居民補貼一部分的改造費用。縣政府並不鼓勵當地老百姓走出和順,而是希望他們能夠留下來。”通過補貼改造,當地用作客棧的民居95%以上都是本地人在經營。騰沖縣旅游局的人員介紹,也正因如此,和順古鎮依舊“活著”。古鎮裡居住的人還是以當地的老百姓為主,游客可以在和順鎮看到世代居住的和順人。

    2010年,騰沖全縣接待游客達380.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1億元。火山、熱海、和順、北海、雲峰山、疊水河六個景區共接待游客144.1萬人次,同比增長14.2%,門票收入5227.7萬元,同比增30.8%。機場起降航班5228架次,游客吞吐量46.5778萬人次,客座率68%。

    通達的交通給騰沖帶來了豐富的客源。雲南省旅游局統計數據顯示,省內旅游“二次創業”以來,保山市建成以火山、熱海、高黎貢山、和順古鎮、北海濕地、雲峰山、邦臘掌、潞江壩等為重點的精品旅游景區。今年1至6月,全市接待海內外旅游者322.4萬人次,同比增長11.71%;實現旅游業總收入13.69億元,同比增長21.09%。此外,保山先後引進官房、機場、紅塔、世博、省旅投、柏聯、大港旺寶、世紀金源等20多家大企業參與景區景點改造提升、旅游新產品開發及旅游新業態拓展,簽約項目達50多個,協議投資總額超過300億元。今年1至7月,共完成投資13.65億元。騰沖旅游成為省內旅游的後起之秀,並且在不斷釋放出熱量。

    和順旅游的蛻變無疑折射出了全省的大背景,2005年,雲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旅游“二次創業”,2005年-2010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從150萬人次增加到32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由430億元增加到1006億元,主要旅游經濟指標都實現了翻番。據統計,海外游客在雲南省內人均每天花費從2005年的170.6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82.3美元,增長6.9%;國內游客人均每天花費從360.1元增加到484.6元,增長34.6%。

推薦閱讀:

上海醉白池公園古建築整舊後“古味”十足

廬江武壯公祠即將恢復原貌

江南水鄉錦溪古鎮舉辦博主邀請賽

清“州司馬第”蘊藏高超建築工藝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