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貴州巖腳古鎮

貴州巖腳古鎮

日期:2016/12/14 18:42:05      編輯:古代建築史

貴州巖腳古鎮

貴州巖腳古鎮

貴州巖腳古鎮

    六枝特區西北部20多公裡處,一個船形的山窩裡,坐落著一個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的古鎮——巖腳。清清的巖腳河貫穿全鎮,匯入三岔河,最終注入烏江。行走在古鎮上,古建築隨處可見,不管是飛檐翹角、深門大院的廟宇,還是四合天井的大瓦房,抑或風蝕的石雕、斑駁的古驿道,都向世人講述著繁華小鎮的過往……

    馬幫:直到解放才消失

    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的巖腳古鎮,曾是連接川、滇、黔三省的古驿站,素有“小荊州”之稱。

    街上的龔家祖上從四川入黔已有380多年,“家族裡只有我讀過一點書,每年七月半燒紙包祭祖,都由我來填寫祖上的名字。因此我才了解一些家族歷史:祖上從四川來到貴陽,買下了一處田地,生根發芽,那個地方就是今天的白雲區龔家寨。”82歲的龔明德老人說,他們這一支遷居到巖腳已有180年。來巖腳時,祖上以行醫為業,賺了些銀錢後,就開始經商、開鹽號,食鹽全靠人背馬馱從四川運來。時間一長,買土地、建大院,龔家置辦下了豐厚的家業。

    82歲的龔明德老人回憶說,他的祖父一輩,共有6兄弟。因為祖父排行老三,街坊就稱祖父為“龔三爺”、祖母“龔三奶”。在龔明德童年的時候,精明的“龔三奶”就把此前只接宿人住的自家大院,發展成了馬店。“我家當時的馬店共有4個,光馬就能住40匹!”龔家的馬店,直至上世紀四十年代“龔三奶”去世,才停辦。

    那時的馬店,只提供單純的住宿服務。伙食、喂馬及其草料等生活物資,均是趕馬人自備。那個時候,我剛剛記事,記得威寧的趕馬人運梨來到巖腳住在我家,“他們穿著特制的馬褂,兩排紐扣密密麻麻。”龔明德說,趕馬人在吃飯的時候,任何人不得靠近,更不得觸碰他們擺好的碗筷,一旦被碰過,趕馬人第二天就不上路。因為他們忌諱特別多。

    除了龔家,當時的巖腳街上,還有付、唐兩家開有大型的馬店,總計住上幾百人不成問題。

    由於有著古蜀群通往夜郎國和南下番禹的要道背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巖腳,雖然僅是六枝特區(原名郎岱縣)的一個分縣,卻遠比郎岱要繁華得多。它不僅是川鹽的集散地,還是黔西織金、普定、水城等一帶十幾個縣包括鴉片在內的農副產品的商貿中心,不少川滇、湖廣商人,當時也來此地做買賣,以至於小鎮上,呈現出了一派“山間鈴響馬幫來”的繁華場面。僅川鹽的年銷售額,就超過30萬銀元。

    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回憶,一到趕場天,四裡八鄉,人背馬馱,各種物資集聚8條大小街道,人潮如織;夜晚,盡管是點煤油燈,街上的鹽號、百貨店、茶館、酒館、貨線、點心鋪照常營業,討價還價聲此起彼落;酒館裡的猜拳行令聲,茶館裡的說書聲不絕於耳。

    據當地人介紹,一直活躍的馬幫,是直到解放後,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當地修通了公路,才從人們的視線中慢慢消失。

推薦閱讀:

武義東壟:樊嶺尖下的古村落

江西“坊”間探秘

金門瓊林村

河洛古村落 參駕店

貴州巖腳古鎮

貴州巖腳古鎮

貴州巖腳古鎮

    斗笠:見證古鎮的繁華

    龔明德的家裡,至今還收藏著一種叫斗笠的遮陽避雨帽子,共4頂。其中兩頂,龔明德專門為其抹上菜油,防止腐蝕。他表示,願意贈送一個給文物部門。

    這種斗笠是用纖細的竹篾絲編就而成,外形像圓頂寬邊的鋼盔,直徑兩尺有余,在巖腳生產已經有240年歷史。

    “看到街坊都在做這東西,讀完五年級回家後,我也跟著學做。”龔明德說,編織斗笠有固定的模子,先是將頂端固定在釘子上,再圍繞木質結構的十字架往上編篾條,手工精湛的人,一天也只能編出一個成品。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期,已經能賣到3角多錢一個,這點錢足夠買十多斤大米,因此不少人家將編斗笠出售作為一種賺錢的活計。

    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是巖腳斗笠最興盛的時期,最高的批發價超過了一元一個,還遠銷廣西、雲南等地。

    當時,巖腳成立了4個竹聯社,每個社的工人達百余人,每年能產數萬個,生產場面蔚為壯觀,在當地已形成了一種產業。龔明德說,生產斗笠由於需要大量竹子,每天還有外鄉人,扛著大捆小捆的竹子到巖腳銷售。

    上世紀七十年代,巖腳斗笠曾進入過廣州商品交易會,還進了博物館收藏。據當地人傳說,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特意帶了兩頂回美國。龔明德當時就在竹聯社工作,他回憶說,那段時間他們生產的竹笠都貼上了兩指寬的竹簽,上門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制造”字樣的帶子。

    生產斗笠,只是巖腳古鎮當年手工業發達的一個縮影。上了年紀的老人說,那時鐵匠、銅匠、銀匠、木匠、石匠、火炮匠等七十二行,樣樣俱全、應有盡有,發達的手工業催生了小鎮經濟的繁華。

推薦閱讀:

武義東壟:樊嶺尖下的古村落

江西“坊”間探秘

金門瓊林村

河洛古村落 參駕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