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貴州雷山苗寨

貴州雷山苗寨

日期:2016/12/16 19:15:25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雷山縣位於貴州省東南部,與凱裡、台江、榕江、丹寨四縣市相鄰。縣城距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凱裡42公裡,距省城貴陽184公裡,距雷公山主峰30公裡。雷山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特別是苗族傳統的民族文化,光彩奪目,被譽為苗族文化中心。這裡,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雷公山,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郎德上寨,有中國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戶苗寨,集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古樸的民族風情於一體,旅游資源極為豐富,旅游開發得天獨厚。

  雷山縣以苗族為主的民族風情濃郁、古樸典雅,富有極其深遠的文化內涵,被譽之為苗族的民族文化中心。雷山縣的苗族建設、服飾、習俗、歌舞、樂器、工藝等仍保留著傳統、古老、原汁原味的豐富文化內涵,是活生生的"苗族歷史文化教科書"。苗寨依山傍水而建,吊腳樓獨具特色。雷山縣苗族有三大舞:銅鼓舞、木鼓舞、蘆笙舞;有三大歌:苗飛歌、別福歌(苗族敘事史詩)、游方歌;三大節:爬坡節、吃新節、鼓藏(苗年)節;三大賽:斗牛、斗雞、斗鳥;有三大傳統手工藝:銀飾、蠟染、刺繡。走進雷山,你能見到唐代發型、宋時服飾、明清建築、魏晉遺風,將領略一部濃縮的中國農耕文明發展史。



雷公山,苗嶺之巅,主峰海拔2178.8米,雷山縣因此得名。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群峰起伏,由冷塘山、烏東山、野草坡、木姜坳、雷公坪、冷竹山、貓鼻嶺、九洞山等11座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組成,地跨雷山、台江、劍河、榕江四縣,總面積71萬畝,其中雷山縣轄區52.7萬畝,占保護區總面積的74.23%,占雷山縣總面積的29.08%。雷公山是母親山,地處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帶,是清水江、都柳江主要支流的發源地,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重要維持者。雷公山無山不綠,有水皆清,森林覆蓋率高達90.7%以上,在已知的1390種植物中,被列為國家瀕危、珍稀植物的有20種,如禿杉、紅豆杉、種萼木、銀杏、鵝掌秋、馬尾樹、榉木、楠木等,還有黑熊、猕猴、林麝、大鲵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和500多種動物,是我國中亞熱帶一個極為珍貴的物種基因庫。雷公山是神奇的山,它有三絕:"萬木之王"禿杉、佛光勝景、雷公山"天書";有七特:穿衣樹、苗皇城、八封林、飛瀑群、猴嘯谷、千角場、睡蓮池。雷公山養育了各族兒女,雷山人民保護了雷公山。1997年4月,聯合國專家考察雷公山後向世界公布:雷公山是當今保護得最好的一塊未受污染的生態文化淨地,是人們追求反璞歸真、重返大自然的理想王國,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區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