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屯土司莊園
日期:2016/12/16 19:15:18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大屯土司莊園位於貴州省畢節市東北面一百公裡的大屯鄉,規模宏大,是全國僅存較為完整的彝族土司莊園之一,古樸典雅、莊重宏偉,如一部凝固的音樂作品,使人如癡如醉,大有“余音繞梁”之感。層層院落,一亭一院一個景,千姿百態各具特色。大廳古樸莊重,花園千嬌百媚,水榭玲珑秀美,樓台亭亭玉立。既有我國古代殿宇的風格,又不乏彝家建築的氣派,真可謂是“十步一個景,一景一重天”。漫游在花園小徑,流連於亭台樓閣,仿佛置身仙山瓊閣。使人倍感新奇,樂而忘返。
莊園坐東向西,依山勢而建,四周磚砌圍牆,沿圍牆設有6座土築碉堡。整個建築分左中右三路主體構築,設回廊相互貫通。部分建築是仿日本唐招堤寺所建,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大屯土司莊園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一1850年),相傳是彝族土司余象儀所建,後經余達父擴建始成今狀。它依山勢而建,面臨緩坡低平的台地。莊園整體布局為中軸大體對稱的大規模三路構築,各路皆有三重堂宇。左路建築有東花園、糧倉、繡樓等。東花園也稱“亦園”,用於接待客人。園內有花圃客房等,其建築十分精美。花圃錯落有致,客房裝修華麗,院壩青石鋪就,院牆彩繪粉飾,古色古香,十分幽雅。中路建築有大堂、二堂和正堂,各路堂宇之間均有石壩或內牆間隔。高大的磚築院牆,牆檐下砌築斗拱,顯得古樸厚重。牆外四周分別築有碉堡6座,各有其形,各有其用。
當年的土司莊園守備森嚴,肅穆莊重。院內進深80余米,橫寬60余米,整個占地面積6000余平方米,建築布局層層深進、重重冶高,氣勢宏偉壯觀。其石作、木作以及家具雕刻的各類圖紋具有鮮明的彝族文化藝術特征,是研究民族、民俗學的珍貴實物資料。
傳說當年參加修築莊園的近300名工匠歷時3年之久方才大功告成。解放後莊園先後為大屯鄉政府、龍場中學等單位使用。1984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大堂不慎失火燒毀,1994年國家文物局撥款60萬元進行維修,第一期工程恢復了大堂、西花園等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