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三千珠履客,甕中百斛金陵春”,我們之前已經提到,唐代南京的地產美酒已經非常有名,李白、杜牧等人慕金陵美酒前來買醉。提到當時來到南京喝酒的大詩人,還有一個人不能忘了,他就是王昌齡。
胡姬貌如花,當垆笑春風
如今我們稱賣酒的地方為酒店、酒吧,在唐代,一般叫做“酒家”、“酒捨”、“酒店”、“酒館”、“旗亭”等等。如果能夠穿越回到大唐,你在金陵能夠看到紅粉佳人當垆賣酒的場景。唐朝已經有女招待、陪酒女,多為十六七歲的妙齡美女。其中有的酒家還聘用一些胡人女子,這樣的酒家被稱為“胡姬酒肆”或者“胡姬當垆”。李白就寫過這樣的詩句:“胡姬貌如花,當垆笑春風。”
有美酒有美女,自然會吸引風流才子前來。“南京酒文化史考”已經提到了李白、杜牧等多位詩人來南京喝酒,還有一個人不能漏了,他就是王昌齡。
王昌齡宴飲處已重建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的冬天,王昌齡離開長安,來到南京,出任江寧縣丞,前後達八九年時間。王昌齡在南京做官,並不如意,常常受人抨擊,他自己也說,“縣職如長纓,終日檢我身”,可見這個官當得並不如意。心情不舒暢的王昌齡將郁悶的心情寄托在美酒中,他在《送朱越》中寫道:“遠別舟中蔣山暮,君行舉首燕城路。薊門秋月隱黃雲,期向金陵醉江樹。”可見這又是一首醉後寫就的詩句。
後世學者考證出當年王昌齡宴飲的地方就在秦淮河邊,以此為依據,重建的古建築“王昌齡宴飲處”就位於內秦淮河白鹭洲公園旁邊。南京學者郭廼亮則認為,王昌齡的代表作《芙蓉樓送辛漸》就是寫於南京,芙蓉樓就是南京江邊的一座酒樓。
杏花村有望恢復
“由此可見,唐朝的詩人在我們南京的城南留下了很多和酒有關的典故!”南京文史愛好者許傑說。
從杜牧夜泊秦淮河船近酒家,到杜牧在門西杏花村沽酒,再到王昌齡宴飲幾度醉醒,南京城南的“酒掌故”可以單獨編一本書。
詩人楊萬裡在登城西鳳凰台時,遠望杏花村,寫下“白鹭北頭江草合,烏衣西面杏花開”的詩句。元代散曲《漁隱》中寫道:“樵夫野叟,相近相親,昨日離石頭(城),今朝在桃葉渡,明日又杏花村”。明朝學者顧起元在《園居雜詠》裡寫道:“杏花村外酒旗斜,牆裡春深樹樹花”。這些詩句雖然沒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有名,讀起來同樣也能聞到一股酒香,似乎滿嘴酒酽花濃。
許傑說,曾幾何時,南京城南的街巷、丘阜間,酒旗高豎招攬賓客,酒肆內酒令飛揚,人們往往飽醉而歸。而據記者了解,目前南京有關部門正打算恢復杏花村,再現杜牧沽酒處的勝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