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孔城老街

孔城老街

日期:2016/12/14 18:38:40      編輯:古代建築史

  

  孔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十分厚重,人脈資源極其豐富。宋《元豐九域志》載:“淮南路舒州九鎮,孔城即九鎮之一”。鎮內明清古跡比比皆是,“桐城八景”中“孔城暮雪”、“荻埠歸帆”、“桐梓晴岚”三景出自孔城;鎮北有“江北小九華”之稱的著名佛教勝地——藻青山,山頂建築風格迥異,山色秀美妙趣玲珑;

    孔城老街坐落於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孔城鎮境內,是安徽桐城孔城老街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開發經營的。距桐城市12公裡。孔城老街已有1800多年歷史,明清期,老街作為連接巢湖地區和長江地區的重要水運碼頭日益繁榮,太平天國時期,孔城遭到破壞,但不久即恢復,現有老街即太平天國以後建設的。老街綿延數裡,分為十甲。每甲之間有閘門隔擋。南北走向,呈“S”形,地勢南低北高,一條主街,兩條橫街,另有三巷一弄。總長約3公裡,街道寬度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為麻石所鋪,總面積17萬平方米。店鋪房捨皆為青磚灰瓦,多具飛檐翹角,木镂花窗,栉次鱗比,兼具江淮水鄉及皖南徽派建築特色。

    孔城老街全長兩公裡,臨街鋪面保存完好,是華東地區保存最為完整、體量最大、原汁原味的一條老街。著名的桐鄉書院、朝陽樓坐落其中,沿街建築風格古樸蒼勁,木制閣樓、青石板街面更是江北奇觀;老街三面環水,富有靈氣,是理想的旅游綜合開發之所。清代文學家、“桐城派”代表人物之———戴名世,於康熙五十二年卒後,葬於南山崗硯莊之南(現本鎮清水塘村),其墓俗稱“榜眼墳”,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橫街建築風格和主街相同。古人在這裡修建一條橫街可以說是別具匠心,它具有三個功能,一是承接碼頭入口功能;二是具有防火功能;三是講究風水,具有天然屏風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