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沈陽故宮琺琅器在大連現代博物館開展

沈陽故宮琺琅器在大連現代博物館開展

日期:2016/12/14 20:21:00      編輯:古代建築史
      記者昨日從大連現代博物館獲悉,大連的觀眾將有機會欣賞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83件琺琅器由大連現代博物館、沈陽故宮博物院共同主辦的《流光溢彩沈陽故宮琺琅器》免費精品展將從今天開始到10月18日舉行。這也是大連現代博物館與沈陽故宮博物院的第二次合作。

  琺琅器俗稱景泰藍,14世紀由蒙古人將此工藝從歐洲帶回中國。明代時,這項來自西方的制作技術開始與中國傳統民族技藝融合創新,並在景泰年間大放異彩,無論是造型、紋飾還是各項制作工藝方面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生產出後世贊譽一時的“景泰藍”制品。清代的琺琅器又在元、明的基礎上迅速發展,至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達到鼎盛,創造了我國琺琅器制作之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