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古寺建於盛唐。穿村而過的施南商道自古就是古代巴人與漢族商貿往來的重要門戶,清江“十二灘”中最險要的柳津灘就位於青林寺的趙家坪,古時如遇山洪爆發江水驟漲,上溯下行的船只均要在此卸貨轉運或就地加工。於是,這裡逐漸形成了一條具有典型明清建築特點的臨江水街,商賈雲集,生意興旺。
青林寺村坐落在湖北省清江高壩洲庫區北岸、緊靠318國道、離宜昌城區僅40分鐘車程的宜都市高壩洲鎮。這是個不足千人的小村落,其獨特的成就卻令人矚目:村民先後出版了8部謎語選集和謎歌選集,獲得“中國謎語村”命名,被列入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小集鎮不僅帶來大量人流物流,也帶來各地的民間文化。南來北往的商販在卸貨之余,聚集酒肆茶坊談天說地,其間不乏謎語、歇後語、民間故事、諺語、民歌等諸多文化內容,青林寺人接受、加工和傳承後,逐漸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並沿襲至今的口頭謎語謎歌文化。
目前,該村已收集整理民間謎語、謎歌、歇後語、諺語、民間故事1萬余則,組織民間藝人重排傳統民間文藝劇目4類16套。不足千人的村裡就有10位中國和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春暖花開時節,青林寺謎語村整體營銷活動拉開帷幕。“中國謎語村是全體村民的榮譽,我們要珍惜榮譽,用謎語文化凝聚民心,造福村民。”71歲的村支部老書記廖貴廉也是村裡的“謎語簍子”之一。他家的大門欄上就掛著一則姓氏謎語“戈氏在前我後行,八月花香醉人景;三陽開泰喜迎新;一網魚蝦一網金(謎底:廖貴年)”。
謎語是活躍在人們口頭的文學藝術,猜謎是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生動有趣的文化活動。近年來,青林寺將“中國謎語村”的品牌優勢與本地秀美的清江山水風光、名勝古跡等旅游元素有機結合,發展生態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