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圓明園國寶獸首昆山“首秀”

圓明園國寶獸首昆山“首秀”

日期:2016/12/14 20:11:18      編輯:古代建築史

      法國大亨皮諾家族掌門人弗朗索瓦·亨利皮諾近日在北京宣布,將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無償送交中國。這一消息讓圓明園獸首再度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很多市民也希望能親見一下這些“稀罕物”。昆山市民有福氣了,圓明園國寶———海晏堂大水法十二生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豬首4件獸首銅像來到昆山,11日起至19日在昆山市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進行展出。屆時,市民將有機會與富有傳奇色彩的國寶級文物“零距離”接觸。
      昨天上午,記者在中國保利·圓明園國寶昆山巡展落地儀式上看到,四尊獸首銅像顏色深沉,鑄工精整,動物絨毛等細微之處皆一鑿一鑿鍛打而成,清晰逼真。牛首銅像,兩眼圓瞪,雙角彎曲向前,威風凜凜,活脫脫一頭西班牙斗牛模樣; 豬首銅像,尖嘴長鼻,獠牙外凸,頗像野豬,但蒲扇般伏貼的大耳,又有濃郁的中國傳統審美趣味;猴首銅像則是一個“美猴王”的造型,中國味濃了許多。保利藝術博物館工作人員詹春晖介紹,獸首的設計者均是來自歐洲的藝術家,故而它們的造型帶有諸多西方藝術特色,成為融匯東西方文化的藝術珍品。“你看這虎首銅像,如果不是額頭上的‘王’字,許多人都會誤以為是一頭獅子的形象。只有在中國才將老虎尊為百獸之王,因此這件虎首銅像中西合璧的意義更為典型。”現場專家表示,中西合璧的雕塑作品,誕生在“閉關鎖國”的240年前,在中西雕塑交流史上寫下濃重的一筆。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是原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海晏堂前噴水池“十二生肖報時噴泉”中“水力鐘”的構件,為銅首石身造型的銅首部分。十二生肖形象的十二件獸首人身像以八字形分列在噴水池兩旁,每天會依次輪流噴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將銅質獸首從石身上砸下來帶走,從而流失海外。
      2000年春,保利集團以3300萬港元在香港拍得猴首、牛首和虎首銅像。2003年9月,澳門著名實業家何鴻燊博士又將圓明園豬首銅像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2007年何鴻燊博士以6910萬港幣購得馬首銅像,並宣布將其捐贈國家。這樣,圓明園內海晏堂十二生肖中的五件銅像在流失海外140余年後回歸祖國。
      此次昆山巡展將免費向公眾開放,除牛首、虎首、猴首、豬首4件獸首銅像展示,還有5件青銅器、40余件玉器,將以實物與圖片結合的形式,系統生動地展現圓明園的盛衰歷史與圓明園文物回歸的故事。主辦方預計,展出期間,每日將接待1.5萬人次參觀,公眾可憑有效證件(身份證、台胞證、港澳居民通行證、護照等)有序登記入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