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瓷 >> 巧如黃金、精比琢玉----青瓷(圖)

巧如黃金、精比琢玉----青瓷(圖)

日期:2016/12/14 18:08:19      編輯:仿古瓷


    宋代是耀州窯的鼎盛時期。器胎精細緊密、造型優美秀麗。器足高而窄,且器底或圈足周圍呈現一種耀州窯特有的姜黃色斑塊。器類完備多樣化,除了碗、碟、盆、缽、罐等日常用品外,還出產戟尊、梨瓶、梅瓶、香爐、鼓釘洗等陳設瓷,其中以出戟尊最為有名。在裝飾手法上除了采用劃花,剔花,貼花外又創造了獨具風格的刻花和印花新工藝,其刀鋒犀利、圓潤生動、線條流暢,活潑多樣,具有一種獨到的淺浮美感,被譽為我國宋代刻花青瓷和印花青瓷之冠。金代前期以燒制豆青釉和月白青瓷為主。後期以燒姜黃釉青瓷為主,燒造較宋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器胎多呈土灰和淡土黃色,瓷釉多呈姜黃色或黃綠色,刻花和印花工藝的圖案趨於簡練。 

    青釉倒流壺 

    北宋,高18.3厘米,腹徑14.3厘米,陝西歷史博物館藏。胎質堅細,呈灰白色,釉色淡青,微泛青灰色,潤澤有光。壺身呈圓形,壺蓋不能打開,提梁為鳳凰形,壺流為子母獅形,造型生動逼真。腹飾纏枝牡丹,豐滿華貴,頗具立體感。下飾蓮紋。底部有五瓣梅花孔,注水時要將壺倒置,水從母獅口外流時方盛滿,將壺放正後,滴水不漏。這件提梁倒灌壺造型新穎別致,紋飾繁缛華麗,實屬宋代少有的藝術珍品。 

    耀州窯纏枝牡丹紋瓶

    北宋,高48.4厘米,口徑7.5厘米,腹徑19.3厘米,底徑11厘米,上海博物館藏。梅瓶是北宋創制的一種瓶式,因口徑之小僅容清瘦的梅枝而得名。此瓶蘑菇形小口,器身修長,短頸豐肩。釉色青綠,兩道雙弦紋將瓶身分成三個區域,肩腹均為纏枝牡丹紋。足部為蓮瓣紋。造型纖麗華美,亭亭玉立,刻花刀鋒犀利明快,線條酣暢流利,整體構圖繁而不亂,紋樣清新悅目,是耀州瓷中的珍品。

 

    耀州窯青釉刻鴨紋碗

    北宋,高8厘米,足徑5厘米,口徑14厘米。六出葵花口,裡外施青釉,釉色翠綠瑩潤透明。裡壁刻劃水波紋,進刀深處釉色濃厚,水紋邊緣漸漸淡出,極具浮雕般美感。中心刻游鴨戲水,形象生動,栩栩如生,盎然有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