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樓守護22代人 現已經成危樓村民糾結拆否
日期:2016/12/14 8:44:39   編輯:古建築紀錄這個古老的城門樓,就是下灤村的北門,由於年久失修,現在城牆的兩邊,特別是上半部分都已經脫落了,而且牆體也出現了變形。 村民告訴我們,在08年經歷了一場火災之後,這個城樓門已經變成一個危樓了。
村裡的老人說,以前這道門南北是一個整體,叫灤村屯,後來之所以分為上灤、下灤兩個村,還和一個歷史傳說有關。
下灤村原村主任田恆心:皇上有病了,走到下灤村,下灤村有個人給他開了點藥,好了大半截,後來又走到上灤村又第二次開了點藥,傷口就好了。
按老人們所說,現在的這座城樓,正是當時皇上中途休息的地方。半個世紀以前,村子的四周仍然被城牆包圍著,全長有1600多米,同時四周還環繞著護城河。後來,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村民們將東、西、南三面城牆拆掉,改種莊稼,過去的護城河如今已經干涸。但即使只剩下了北門這一座城樓,也不能抹殺曾為這裡老百姓立下了的汗馬功勞。
下灤村原村主任田恆心:(城樓)五六米來高,上頭基本上有一米來寬,上頭有炮樓呢。
下灤村老人:如果來土匪搗亂的話,門上有炮眼,槍就能打出去,另外一個,如果在門跟前,想扭鎖子或者砸門,上頭有一個(口)開水也能放,白灰也能倒,落到人身上(御敵)。
摸著斑駁凹凸的城門,老人們只能推斷,這座城樓有數百年歷史,但它究竟建於何時已經無從考證了。
下灤村原村主任田恆心:基本上是六百來年,現在已經22代人了。
下灤村年輕人田鋒利:以前光是裡面的木門,在光緒三年的時候給門上面包了一次鐵皮。
記者:那這個城樓大概有多久?
下灤村年輕人田鋒利:歷史上都說唐塔漢冢朱打圈,意思就是明朝時候要建設這種城門樓的。
2008年,在經歷了一次火災之後,這座古老的城樓變成了危樓。作為連接南北兩個村子的主路,每天有4000多人從城門下進出,眼下又到了雨季,村民們難免為安全擔憂。
下灤村年輕人田鋒利:村裡人都不希望拆,作為老年人對這個有感情,作為年輕人來說 1630這就是祖輩給留下來的東西,是村裡的標志性建築,如果毀到這代人的手裡面,心裡都過意不去。希望國家和文物部門,給咱把這個事情重視一下,看能不能保護(修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