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誰建造了保國寺大殿?

誰建造了保國寺大殿?

日期:2016/12/14 19:22:12      編輯:古建築紀錄

  嘉慶《寺志》序中寫道 “此古寺志得之古石佛中,文多殘缺,恐久而失。重加編輯……”我認為,這些文字不足為信。倒是雍正碑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雍正碑記載:“宋明道間,中興祖賜號德賢尊者,無可考核,不亦悲夫!”


     德賢,究竟是何人?《寺志》認定為三學則全法師。翻閱《四明談助》、《敬止錄》記載:“開元寺(注:開元寺,即建於唐國寧寺舊址,位於城南五台、蓮橋東。)僧則全,字叔平,世號“三學法師”。南湖競推十大弟子,全首冠焉。”從靈山寺恢復重建成保國寺看,保國寺是唐國寧寺的從屬院。開元寺僧則全“復過靈山,見寺已毀,扶手長歎,結茅不忍去。”“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辛亥(1011),來主寺事,弟德誠與徒眾,募鄉……鸠工庇材,山門大殿悉鼎新之。”還是有可能的。不過很多疑問依然存在。目前在疑問沒有被打開之前,我們就認定三學則全是現存保國寺大殿的監造人。那麼,他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物呢?
根據宋鹹淳四明東湖沙門志磬撰《佛祖統紀》的記載:三學法師,名則全,字叔平,四明施氏,是延慶寺知禮門下高足,又稱“南湖十大弟子之首”。則全法師可以說是一位非常有學問的文僧,“旁通書史”、“尤善著述”,所述有《四明實錄》。當時寧波的郡守郎簡非常敬重他。假如讓其入朝為官,則全才氣凜然,“性直氣剛,敢言人失”,可比漢朝的汲黯、唐朝的魏征和北宋當時的王元之。
     貫串著北宋一百多年中,有一個師徒相傳、人才輩出的琴僧系統。他們始終在琴界有著重要地位。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琴道大肆興起。 “鼓琴為天下第一”者,當屬宮廷琴師朱文濟。朱文濟之後,北宋的琴家多為僧人。朱文濟的得意門生就是京師的慧日大師夷中,夷中又將琴技傳授給知白、義海,他們都是北宋頗具聲望的琴僧。知白,何許人也?知白就是知禮的同門師弟慈雲遵式,也就是是則全法師的師叔。三學則全法師首先是向其師叔慈雲遵式學琴的。在知禮門下最得意弟子仁岳背叛師門後,知禮要求其門下高足走出山門,發揚山家之說。於是,三學則全來到越州,造訪法華山義海大師。(義海、義全、義通可能是同輩師門,有待考證)則全盡得義海所傳,終成義海的最為得意門生,琴僧系統中一代“琴門聖手”。義海坐寂後,則全整理完成北宋琴史上的著名專論《則全和尚節奏指法》。後來直接影響了來明州擔任知府的著名詞家周邦彥和後來吳文英的詞學音律創作。但則全無論如何,更應該是一位建築大師,因為他奇構巧築,建造了保國寺大殿,成為印證宋《營造法式》的重要實例。
     寺志記載,“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在大殿西建朝元閣,慶歷年間(1041—1048)僧若冰在天王殿西南隅新建祖堂。”其中“若冰”應該說有誤,則全法師有唯一的弟子叫“若水”,久依法師。雖說有誤,恰恰對則全建保國寺大殿來說是一個證據。法師於慶歷五年(1045)夏五月二十日,別眾坐亡。法師弟子若水,立碣於延慶。他的同門師弟廣智尚賢法師、北宋大臣、著名理學家趙抃曾為其撰寫碑文。而這又與嘉慶《寺志》記載德賢葬於保國寺有所不同。所以有待深入研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