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古城徐州老東門:昔日“軍事重地”現今時尚街區

古城徐州老東門:昔日“軍事重地”現今時尚街區

日期:2016/12/13 21:12:42      編輯:古建築紀錄

    南京6月15日電 灰色的民國建築、新潮的門牌廣告、閃爍的霓虹燈、悠揚的音樂……中國的“軍事重地”徐州老東門正在文化產業發展的今天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時尚街區,成為淮海經濟區的一大亮點。
    “中國政府提出的文化復興戰略使徐州這座歷史古城重現時尚。”徐州市宣傳部長張彤說,2011年9月底,位於徐州市中心的“老東門”時尚街區改造工程竣工並開街營業,迎來了80多年來最多的人流。
    這個原來的軍事重地,如今搖身變為徐州最具時尚氣息的商業街區。它的發展目標是淮海經濟區具有時尚文化的綜合消費場所。
    老東門時尚街區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淮海東路上,總占地面積約50畝,建築面積約3.8萬平方米,總投資4.5億元。張彤告訴記者,根據徐州市政規劃,這裡將打造成以“開放式紅史博物館”為創意的老東門時尚街區,將為市民呈現出一處富有濃郁徐州歷史與人文情懷的特色商業街。
    老東門一直是徐州的“歷史符號”代表之一,因為軍用原因一直沒有對外開放,頗為神秘。
    走進老東門可以發現,城牆遺址、碉堡、軍部大門、民國禮堂……徐州老東門留下了上世紀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紅磚青瓦、魚鱗松、香樟樹、法國梧桐……彭城徐州近現代的“歷史符號”藏於其中,軍部的哨崗亭現今依然保存完好。
    老東門在徐州歷史上長期用作軍事樞紐。抗戰期間曾是李宗仁指揮台兒莊戰役的指揮部;解放戰爭期間,它又是淮海戰役國民黨軍徐州“剿總”杜聿明的作戰指揮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裡一直是軍營大院,成為中國軍隊某部機關駐在地。
    徐州歷史上的戰爭很多,老東門也成為數量不多、保留完整的地上建築。徐州花園飯店是老東門片區民國建築的一個代表。
    花園飯店歷史悠久,見證了軍閥戰亂、國共內戰的近現代歷史。1916年由英美煙草商人吳繼宏出資兩萬銀元,從上海請來建築技師,仿照當時最時興的德式別墅樣式建造,成為當時國內軍閥權貴、士紳名流們來徐州入住、宴請首選之地。
    徐州地方史料表明,“辮帥”張勳曾在此謀求復辟,張宗昌、褚玉璞、孫傳芳、陳調元等軍閥巨頭在這裡密謀。1927年,“徐州會議”在這裡召開,蔣介石會同吳稚晖、胡漢民等人與馮玉祥達成了聯合“清黨”協議。
    1938年,徐州淪陷,日軍強占花園飯店等老東門地區。日本投降後,這裡成了盟軍的美國空軍招待所。1946年,周恩來、張治中、馬歇爾軍事調停3人小組住進花園飯店。不久,蔣介石、蔣緯國父子住進花園飯店督戰。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花園飯店接待了毛澤東以及朱德、陳毅、劉伯承等中共高級將領。
    張彤說,老東門時尚街區充分挖掘自身的歷史文化內涵,在修舊如舊、保留原有大院特色和建築風格不變的原則下,創造性利用原有建築,融合青磚、紅磚、石材、鋼構和玻璃等時尚元素,呈現真正代表徐州的歷史與人文情懷,為徐州市中心增添一個休閒旅游的好去處。同時,老東門時尚街區還在已有建築的基礎上,利用戰爭遺物營造出“開放式紅史博物館”的厚重韻味。
    如今,徐州老東門時尚街區引入日本料理、韓國燒烤、德國啤酒吧等特色時尚品牌餐飲,還匯集了量販式KTV、國內大型表演藝術的餐廳、高級私人會所等高端商業業態,融入表演藝術、文化創意,打造成了徐州的全天候時尚街區。
    老東門的繁榮只是徐州經濟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發揮城市的文化功能和文化中心的影響力,是徐州新近努力的方向之一。
    如今的徐州,已經不再停留在“淮海經濟區地理中心”、“全國交通樞紐”的概念上,“區域性中心城市”藍圖已經鋪開,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將再現歷史輝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