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6處標志建築復建將“凸”現北京

6處標志建築復建將“凸”現北京

日期:2016/12/13 22:26:34      編輯:古建築紀錄

  新中國成立後,明清北京城牆進行拆除,形成歷史的遺憾。今年北京將啟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名城標志性歷史建築恢復工程”。6處標志性建築復建後,與現存的城樓、箭樓等,北京老城將再現“凸”字結構。

  據介紹,經元、明、清數百年建設發展而形成的北京古都,最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城市建築藝術魅力,主要體現在城市的獨特規劃、整體格局、傳統空間和保存至今的重要歷史建築群上。 即將復建的建築共有6處:地安門雁翅樓、內城西南角樓、外城西南角樓、永定門城樓及甕城、外城東南角樓、天橋地標標志。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要求,必須從整體上考慮北京舊城的保護,具體體現在歷史河湖水系、傳統中軸線、皇城、舊城“凸”字形城市輪廓、道路及街巷胡同、建築高度、城市景觀線、街道對景、建築色彩、古樹名木十個層面的內容。

  為此,今年北京將啟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名城標志性歷史建築恢復工程”。北京市政府及東、西城政府將組織實施歷史文化名城標志性景觀的恢復,按照“完善兩線景觀、展現皇城格局、維護古都風貌、保護京郊史跡、整治文物環境、實現合理利用”的總體設想,保持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郭平面。

  據介紹,“凸”出北京城,一方面將保護好以現狀護城河為標志的外城輪廓及城牆走向,另一方面將恢復北京古都的整體形象和傳統城市結構。

  這些建築修復後,同現存已有的城樓、箭樓等,將恢復整個舊城“凸”字結構。

  ■釋疑

  昔日舊城如何恢復

  復建前提不影響交通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介紹,恢復舊城主要通過恢復節點上的關鍵建築來實現。他表示,再現城郭,也要在交通和市政設施的允許下進行。孔繁峙舉例說,地安門原址現在是一處繁忙的十字路口,如果復建,對平安大街和地安門區域的交通影響較大,所以考慮復建雁翅樓。這相當於地安門的值房,所處位置是現在地安門大街兩側的綠化帶,有條件實現。

  舊城恢復從哪開始

  恢復城郭從南城開始

  據介紹,恢復城郭從南城開始,是因為北城受到故宮保護緩沖區限高的制約,新建築相對少。城東、城西整片保留的遺存相對少,更多彰顯了北京的現代魅力。今後,南城的部分新建築也將逐漸拆除,比如隨著天壇醫院的搬遷,天壇外將再現蒼松翠柏環繞的幽靜。近年來從各處搜集來的明城磚也將派上用途,有條件的地方將再現類似東便門城牆的景觀。孔繁峙透露,這些豐富的歷史建築景觀,將成為展示北京歷史文化信息的重要載體。

  哪處復建最先完成

  左安門角樓年內開工

  據孔繁峙介紹,位於左安門附近的外城東南角樓目前修復條件最好,原來的歷史資料也保存較好,有望今年最先開工。其他幾處標志性歷史建築的恢復工作也正在積極推進,但目前沒有明確的施工時間表。

  對於原來舊城的各個城門,孔繁峙表示由於受交通等條件限制,大都不具備復建條件。左安門和右安門曾有修復設想,但困難很大。建國門和復興門是日本侵略軍在城牆上鑿出來的門,名稱沿用下來,可原來舊城沒有這兩座門。

  ■相關新聞

  “百項”文物保護工程啟動

  今年,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中軸線申遺、大運河申遺以及首都功能核心區文化發展成為北京文保的重點工作,北京將每年投入文物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經費10億元,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同時啟動“百項文物保護修繕工程”,發掘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為了強調普查登記文物合法的文保“身份”,避免梁林故居事件的再次發生,北京將啟動普查登記文物掛牌與保護。

  中軸線沿線文物年內整修

  今年北京將啟動中軸線沿線文物建築外觀整修工程。按照中軸線申遺要求,北京將開展中軸線保護規劃研究,推動中軸線納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和相關申報工作,確定遺產申報名單、保護范圍緩沖區。

  據介紹,圍繞中軸線申遺,北京將開展皇城的整體保護和舊城的傳統空間格局及建築形制的保護等整治,加強中軸線、朝阜大街等線性文化遺產保護、整治工作。而為了避免梁林故居事件的再次發生,強調普查登記文物合法的文保“身份”,北京將啟動普查登記文物掛牌與保護。目前已完成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各階段的工作目標和任務,普查登錄3840處文物。

  新開放未開放段長城景區

  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方面,今年北京將實施明清皇家建築修繕保護專項工程,完成頤和園德和園、天壇北神廚和北宰牲亭等修繕工作。發揮長城文化資源優勢,實施八達嶺長城(未開放段)等修繕,新開放一批長城景區。現在有一種思路是在長城旁邊修棧道,讓觀眾遠觀長城風貌,而不必登上殘破的城牆。

  除了十三陵最後的殘陵裕陵今年將修繕完工外,還將啟動陵牆修復工程。原本明十三陵是一個完整的陵區,外圍有大約120多裡的陵牆。

  ■建議

  搜集老城磚原狀復建

  中國著名古建築學家羅哲文對復建名城標志性歷史建築表示支持。“現代人可以從中感受到歷史文化的氣息。”羅哲文介紹,明嘉靖三十三年,為了抵御北方蒙古族的侵擾,朝廷開始修建北京外城,因財政原因只修築了南部,使北京內城和外城形成“凸”字形。明北京城的整體格局由宮城、皇城、內城、外城依次圍成的四個方城組成,宮城、皇城構成全市核心,內城、外城構成北京城“凸”字形的主體平面輪廓。對於復建,羅哲文建議應該保持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藝。針對建築材料的選擇,羅哲文呼吁回收散落在民間的老城磚,盡量搜集原來儲存的原材料,使建築更接近歷史原貌。

  香山寺修復工程年內啟動

  在“百項”文物保護工程中,將逐步恢復“香山二十八景”,其中始建於唐代的香山寺修復工程有望年內啟動。同時,將推進頤和園須彌靈境、香山昭廟修復等前期立項工作。

  門頭溝區則將主打古村鎮牌,整合區域內不可移動文物和40余處古村落、近百公裡的京西古道文化資源,逐步形成連片、成線、分類、區域性的歷史文化游覽區。

  昌平區將對鞏華城周邊進行全面整治,形成鞏華城文物遺址公園。

  工業遺產將評估文物價值

  對於工業遺產,今年北京將開展“四廠一線”工業遺產調查保護。即798工廠、北京焦化廠、首鋼、京棉二廠創意產業區和京張鐵路等近現代工業遺址文物價值調查研究,為發揮工業遺產資源優勢及再利用創造條件。

  >>百項工程(舊城內)項目名稱

  1北圖沿街整治

  2孚王府圍牆沿街整治

  3東四清真寺

  4皇城牆

  5景山圍牆

  6故宮東、西華門

  7凝和廟圍牆

  8地安門大街鋪面房整治

  9中山公園圍牆沿街整治

  10太廟圍牆、祧殿及東西配殿修繕

  11大高玄殿圍牆、乾雲閣修繕

  12中南海圍牆

  13北海圍牆、靜心齋、萬佛樓、闡福寺大佛殿建築群修繕

  14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沿街整治

  15和敬公主府圍牆

  16內城西南城角樓復建

  17慶王府圍牆

  18恭王府圍牆

  19國際俱樂部舊址圍牆

  20日本公使館舊址圍牆

  21大陸銀行舊址

  22勸業場修繕

  23先農壇圍牆、文物建築修繕及化學保護

  24天壇壇牆北神廚北宰牲亭長廊修繕

  25東便門角樓

  26東交民巷

  27西交民巷

  28金台書院

  29寧郡王府建築整體修繕立面保養維護

  30福建汀州會館

  31明城牆遺址公園

  32粵東新館保護

  33中山會館

  34禮王府

  35鐘鼓樓修繕

  36齊白石故居

  37智化寺修繕

  38府學胡同36號修繕

  39德勝門箭樓箭窗修繕及真武廟油飾

  40妙應寺白塔、彩畫修繕、影壁復建

  41左安門外城角樓復建

  42右安門角樓復建

  43中軸線沿街歷史風貌保護整治44萬寧橋欄板保護工程

  45西堂子胡同33號院修繕

  46廣濟寺天王殿、圓通殿等建築搶險修繕、影壁復建

  47郭沫若故居一進院大門、東房翠珍堂及東部院牆修繕

  48北京法源寺西小院(西方丈院)修繕

  49永定門甕城及箭樓復建

  50糧食店街第十旅館修繕

  51法國兵營舊址圍牆搶險

  52正金銀行舊址

  53茅盾故居

  54朝內南小街439號近代建築

  55歐陽予倩故居

  56東直門外清真寺

  57雍和宮

  58比利時使館舊址

  59蔡元培故居

  60英國使館舊址

  61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建築遺存

  62黃米四合院

  63宣仁廟

  64美國使館舊址

  65宏恩觀

  66奧匈使館舊址

  67孔廟先師門及院牆、影壁,集賢門及院牆,臨街消防門

  68東堂(王府井天主教)

  69原崇文區基督教堂

  70歷代帝王廟

  71醇親王府

  72宋慶齡故居

  73京師女子師范學堂舊址

  74輔仁大學

  75濤貝勒府

  76火神廟

  77百萬莊墓園石刻

  78醇親王府南府

  79富國街3號四合院

  80西交民巷87號北新華街112號

  81聖祚隆長寺

  82為寶書局

  83舊式鋪面房

  本版采寫 本報記者張然  2月24日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