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活化城市建築遺存 景德鎮市著力保護6處歷史文化街區

活化城市建築遺存 景德鎮市著力保護6處歷史文化街區

日期:2016/12/15 15:15:45      編輯:古代建築

 

  活化城市建築遺存 景德鎮市著力保護修繕6處歷史文化街區

  景德鎮在線訊(李艷 記者 吳紹斌):在我市中華北路,有一條充滿著傳統文化氣息的裡弄,這裡遍布著重要歷史遺跡,體現著濃郁的明清建築特色。漫步在幽靜的弄堂裡,讓人有一種穿越歷史、觸摸文化的沖動。它歷經百年滄桑,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這裡就是彭家弄。

  彭家弄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歷史城區內,東接御窯廠遺址保護范圍,是以歷史建築為主的傳統制瓷手工業生產、居住地段。該文化街區內分布著多處歷史街巷和歷史建築,反映了景德鎮傳統制瓷手工業生產、水運商貿、傳統居住等街巷的風貌特色,其歷史街巷主要有方家弄、方家下弄、水府弄、彭家下弄、畢家弄等;還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湖北會館和畢家下弄釘鞋鋪、畢家下弄米谷行、畢家下弄柵門等重要遺存所在地。但由於眾多明清建築年久失修,破損嚴重,彭家弄在歲月的長河中漸漸失去了往日的輝煌。隨著近些年我市加大力氣對老城區進行綜合保護利用,彭家弄歷史文化街區建築保護與整治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

  日前,記者從市規劃部門了解到,我市根據歷史城區的實際情況,明確歷史城區內重點保護的歷史文化街區有6 處,除了上述彭家弄歷史文化街區,另5 處為三闾廟歷史文化街區、葡萄架歷史文化街區、富強上弄歷史文化街區、陳家弄歷史文化街區和劉家弄歷史文化街區。

  我市規劃部門在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方面,本著堅持保護歷史真實載體原則,保持歷史風貌的完整性、延續性原則,體現瓷都文化城市特征原則,分期實施原則和永續利用原則,對建築采用五種方式進行保護與整治:保護修繕、維修改善、保留、整修整治以及拆除。保護修繕,其中保護是對保護項目及其環境所進行的科學的調查、勘測、鑒定、登錄、修繕、維修、改善等活動,修繕是對文物古跡的保護方式,包括日常保養、防護加固、現狀修整、重點修復等。保護修繕以求真實反映建築遺存現狀,必要時可按原貌進行修繕或復原,適用於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與整治。

  維修改善,其中維修是對歷史建築和歷史環境要素所進行的不改變外觀特征的加固和保護性復原活動,改善是對歷史建築所進行的不改變外觀特征,調整、完善內部布局及設施的建設活動。維修改善的方式是以保存原有風貌和外部結構不變為前提,對內部結構或平面布置進行局部改造,以適應現代生活方式需要,適用於歷史建築的保護與整治。

  與傳統風貌及環境尚能基本協調的建築,可采取保留使用。

  整修整治,其中整修是對與歷史風貌有沖突的建(構)築物和環境因素進行的改建活動,整治是指為體現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完整性所進行的各項治理活動。整修整治的方式主要是對於建築本體雖然質量尚好,但與傳統風貌建築風格和地段(街區)環境風貌很不協調的建築,必須對其進行必要的整修整治。

  拆除違章搭建、增建、危房或改變用地性質占地建設,或完全沒有可能進行合理整治,嚴重破壞地段風貌、景觀及周邊環境的建(構)築物,應予拆除。(來源:景德鎮日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