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盤點中國五大最美峰林奇峰怪石氣勢雄偉

盤點中國五大最美峰林奇峰怪石氣勢雄偉

日期:2016/12/14 17:21:25      編輯:古建築紀錄

陽朔的山水

                                                          陽朔的山水

    一、桂林陽朔:山水相依的畫廊

    品評中國的山川美景,千古以來,一致的公論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所謂陽朔山水,是指北起興安,南抵陽朔,漓江兩岸綿延一百多公裡的山光水色。陽朔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唐詩中一句說得好:“城廓並無二裡大,人家都在萬山中”。山擁江城,像一朵盛放的蓮花。

    陽朔的山,以多勝,以奇勝,以秀勝。連綿數十裡的山峰,如筍拔地,各不相倚,有若星羅棋布,中間穿繞著一條蜿蜓而下的百裡沼江,不禁使人興起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詠歎.陽朔的山峰千姿百態,書童山近看像古代的書童,在倚山讀書;畫山布滿各種顏色的石紋,遠望有如色彩缤紛的壁畫;西郎山潇灑挺拔,無異儒雅的君子。諸山形態畢肖,處處引人游趣。其他勝景還有月亮山,冠巖,碧蓮峰,榕蔭古渡,屏風山等。北面的興坪古鎮可說是漓江山水的會萃中心。這裡山重水曲。古樹蔥龍,在山岚籠罩下,江面隱約可見捕魚竹筏,飄然往來。如此美景,難怪人說“陽朔山水在興坪”。

    整個陽朔恰似一座魂麗多彩的大公園,全縣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都十分豐富,有各種奇特的山峰兩萬多座,蜿蜒於萬山叢中的大小河流16條,其中舉世聞名的漓江流經陽朔境內69公裡,是漓江風景的黃金地段;有世界奇觀的蓮花巖,洞內有恰似108朵婷婷玉立的巖溶雲盆;有傳說中壯族歌仙劉三姐拋繡球定情的千年古榕;有國內外游客歎為觀止的月洞奇觀,以及被譽為“小漓江”之稱的遇龍河。此外還有許多名勝古跡、人文景觀,諸如縣城碧蓮峰下古道石刻摩崖及縣城古樸的街道、建築等構成了陽朔獨特的風光、風貌、風俗和風物,成為馳名中國外的風景旅游勝地。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陽朔自然風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屬地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境內有奇特的山峰2萬多座,大小河流16條,自然景點110多處,總稱:“山青、水秀、峰奇、洞巧”,為天下四絕。其中漓江流經陽朔縣境56公裡,兩岸奇峰林立、岸邊翠竹叢叢,奇峰和翠竹倒影在澄碧江面上,形成一幅絕妙的山水畫長卷。更有田園風光如詩如畫、豐富的文化遺產、古建築、古橋梁、名人紀念地、摩崖石刻點綴於山水之間,為山光水色又添神奇色彩。陽朔百裡山川,處處奇山秀水,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被譽為“中國旅游名縣”。自1978年對外開放以來,陽朔共接待中外游客1800萬人次,其中外賓500多萬人次,共有150多位外國元首到過陽朔。

武陵源

                                                            武陵源

    二、武陵源:失落深山的丹青

    武陵源是湖南西北部的一片風景區。它不似其它名山秀水,那些久負盛名的五岳、黃山、桂林等千百年來就遐爾聞名,而武陵源卻一直默默無聞,一直到七十年代還鮮有人知。大畫家吳冠中偶然到此,為這裡的山水所傾倒,不由發出“明珠遺落深山”的感歎。從八十年代開始,由於旅游業的發展武陵源終於聲名漸起,它也因地處武陵山脈中段而有了名字。

    億萬年前,武陵源是一片汪洋大海,大自然不停地搬運、雕琢,變幻出今日武陵源砂巖峰林峽谷的地貌。這裡遍地奇花異草;蒼松翠柏,蔽日遮天;奇峰異石,突兀聳立;溪繞雲谷,絕壁生煙。武陵源的自然價值和濃郁的原始野性,將人們征服,它甚至甩下了許多老資格的名山大川,迅速跻身到世界自然遺產的行列裡來。

                                                         武陵源奇景
    武陵源有三個部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通常認為,武陵源有“五絕”: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

    武陵源獨特的石英砂巖峰林為國內外罕見,成為它奇絕超群的勝景。在三百六十多平方公裡的面積中,據航測所知有山峰三千多座,垂直四百米以上的石峰有一千余個。這裡的峰石與別處不同,直立而密集,那些突兀入眼的巖壁、峰石,如帛、如筍,似屏似矛,一扇扇、一根根,連綿萬頃,給人以層巒疊嶂的磅礴氣勢與恢宏大觀。天子山、張家界有八十多處觀景台,在那裡可以靜觀細賞。峰石名稱很多大如“神堂灣”、“西海長卷”、小如“天女獻花”、“屈子行呤”、“羅漢峰”,而無名的山峰一樣自成文章,同樣使人產生無拘無束的暢想。每當雨過轉晴或陰雨連綿天氣,幽幽山谷中生出了雲煙,雲霧飄缈在層巒疊嶂間,雲海時濃時淡,石峰時隱時現,景象變幻萬千。霧,使晴日下堅硬的山峰變得妖娆、飄逸和神秘。觀霧的最好季節是夏季,天子山是賞霧的最佳去處,也是攝影家常常涉足的地方。

    武陵源水繞山轉。據稱僅張家界就有“秀水八百”,眾多的瀑、泉、溪、潭、湖各呈其妙。水使山林更有生氣。金鞭溪是一條長長的溪流,有十幾公裡長,從張家界沿溪一直可以走到索溪峪,它潺緩地流過紙草潭、跳魚潭、楠木坪和天子洲,最後由索溪峪注入澧水。兩岸峽谷對峙,紅巖綠樹倒映溪間。走在溪邊小徑上,一路清涼沁人心脾,踏木橋石階,觀花斑魚深潭戲水,聽布谷鳥的叫聲在山谷間回蕩,也許蓦然間還會有這樣的巧遇:背水雞——當地一種自己長著水囊儲水羽毛華麗的山雞,正在溪邊痛飲。這裡的溶洞是數得著的,數量多,規模大。有名可數的就有黃龍洞、觀音洞、響水洞、龜棲洞、飛雲洞、金螺洞……,索溪峪的黃龍洞長七公裡半。洞分四層,洞內有一座水庫、二條河流、三掛瀑布、四處潭水、十三個廳堂、九十六條廊。“冰凌鐘聲”、“翠竹夾道”、“龍宮起舞”都是黃龍洞的精華所在。



    武陵源漫山遍野,處處入眼的還是茂密的山林。這裡生長了幾千年的森林一直無人砍伐,森林覆蓋率高達97.9%,即使是一座孤兀的石峰上也挺立著幾棵蒼松;大片大片的原始次生林遮天蔽日,被稱為活化石的水杉、銀杏、珙桐、龍蝦花等古稀植物也比比皆是,走在密林中不經意觸到的也許恰恰是某種珍稀植物的葉子。雉雞、穿山甲、猴面鷹、紅嘴相思鳥、猕猴、飛虎、大鲵等珍禽異獸常出沒在林中澗邊。八十年代初,專家考察武陵源時曾慨歎這裡是動物的“避難所”,又是植物的“基因庫”。武陵源氣候溫和多雨,無酷暑嚴寒,常年平均氣溫在15C゜左右,這種小氣候無疑給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棲居地。與自然風光相映成趣的,是純樸的田園風光。武陵源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一塊塊梯田,一間間房捨星星點點點綴有青山綠水間,綠樹四合,炊煙袅袅,假如有緣趕上當地節日,還可欣賞到民族歌舞。它們與武陵源的大山,密林渾然一體構成一幅原始蒼茫的畫卷。

萬峰林

                                                            萬峰林
    三、萬峰林:高原上的心跳

    萬峰林,分布在貴州省興義市東南部,其精華景區,在下五屯納灰河一帶。在這裡,如筍如柱的峰林屏障與色彩豐富的萬畝田園交相輝映,秀麗的納灰河宛若一條銀鏈,把沿岸村寨珍珠般串連起來,構成一幅開闊的美妙畫卷。8年走遍祖國名山大川的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在這裡寫下“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的詩句,贊美“磅礴數千裡”綿延於此的這一“西南奇勝”。

    萬峰林,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興義國家地質公園精華所在,被專家譽為“中國錐狀喀斯特博物館”,榮獲首批“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代表中國錐狀喀斯特典型景觀,已列人世界自然遺產預選名單。到了萬峰林景區,可以看到遠遠近近的小山峰,田園,村寨點綴在其周圍,真的是一幅田園畫卷。觀景大道橫於望峰山半山腰,全長7公裡(到達山的那邊後再順著山腳的鄉村公路回來)。

    站在山上往下看,你會看到一處田,四邊高,中間凹,呈八卦狀,那就是“八卦田”了。遠處是一片片農田,可以想像,2月油菜花開的時候,是怎樣一種美麗的景色;再遠的地方,是村寨和田間的山峰,與最遠處的峰林延連成一邊,層次十分的清楚,山上有很多石頭,石頭之間散在的土地上,種滿了莊稼,正是“十分珍惜和利用每一寸土地”。山上許多挺拔的山峰,顯得很獨特。

三清山

                                                       三清山
    四、三清山: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的花崗巖

    世界自然遺產三清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三清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境內,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座山峰高聳入雲,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境界而得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