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魯酒最大產業基地景芝古鎮開建

魯酒最大產業基地景芝古鎮開建

日期:2016/12/13 22:26:59      編輯:古建築紀錄

奠基現場。


    □李克新 李建榮 劉守剛
    能夠改變魯酒生產格局、載入中國白酒發展史冊的奠基儀式,於2月17日上午在中國釀酒古鎮——景芝鎮舉行。沒有太多的豪言壯語,沒有過大的場面,但注定這一舉動將在魯酒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天奠基開工的景芝生態釀酒產業園,是近20年來山東省發改委唯一批准立項的釀酒產業園,總占地面積2000畝,總規劃投資16億元。建成後可支撐銷售收入20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齊魯酒地”。
    10萬噸白酒釀造基地開工 “中國北方生態釀酒第一鎮”浮出水面
    2月的膠東半島,春寒料峭,剛剛閉幕的濰坊市兩會,給2012年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送來了政策暖風。17日上午,在中國釀酒古鎮之一的安丘市景芝鎮,百名景芝酒業員工整齊列隊,在熱烈掌聲中,景芝生態釀酒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
    作為濰坊市2012年兩會之後的第一次集體亮點,當天僅安丘市就有22個投資過億元的大項目集中奠基開工,總投資15.7億元的山東景芝酒業生態釀酒產業園成為當地最大亮點。濰坊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澤浦、安丘市委書記劉興明,安丘市委副書記、市長桑福嶺出席了奠基儀式。
    景芝酒業董事長劉全平在奠基儀式上表示,正在建設的景芝生態釀酒產業園,是行業中唯一經山東省發改委批准立項的釀酒產業園,總占地面積2000畝,總投資16億元。包括釀造生產區、包裝物流區、公用工程區、包裝材料生產區、辦公服務區五大部分。項目完成後,年實現商品白酒1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帶動玻璃、塑料、包裝、印刷等相關產業銷售收入5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8000個。
   【點評】記者清晰記得兩個月之前,跟劉全平董事長交流時談到的“未來景芝酒業的發展是什麼?我們的目標和方向絕不僅是為10個億,20個億,而是確立‘打造百億景酒,打造中國北方生態釀酒第一鎮’的戰略目標。‘十二五’期間白酒銷售收入突破50個億,跨入中國白酒第二陣營;2012年目標實現20億元。”從劉全平的口中,已能清晰地勾勒出景芝的宏偉藍圖。通過參加這次開工儀式,我們還看到了:在這些目標和計劃的指引下,景芝已經扎扎實實大手筆進一步確立自己在市場上的地位了。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白酒老大茅台,至今的總產量也只有3萬噸,即使加上它下面所有的系列酒,也只有6.3萬噸。景芝鎮新上項目,把白酒產量一下子拉到了年產10萬噸,已經遠遠超過了行業大佬們的產能。有專家預言,未來白酒的競爭,將圍繞產能展開,產能是品質的保障,產能是實力的體現,誰占有產能優勢,誰將主導未來白酒市場的話語權。由此看來,景芝酒業謀篇布局中國北方生態釀酒第一鎮,未雨綢缪。
    齊魯古鎮煥發第二春 景芝瞄准中國北方生態釀酒第一鎮
    中國的好酒產自古鎮,這不僅是歷史,還是現實。國酒茅台產自貴州茅台鎮,郎酒產在四川古蔺縣二郎鎮,中國芝麻香故裡在山東的景芝鎮。
    同樣是國家出口指定酒,同樣是中國釀酒古鎮生產的優質酒,上個世紀50年代,代表中國白酒出口世界各地的當家產品,一個是茅台,一個是景芝白乾;一個每瓶一塊八,一個每瓶一塊五。但如今,看著人家一瓶2000元,自家的產品幾十元,成為所有魯酒人的痛。
    我們缺什麼?缺中國名酒稱號?缺歷史的優待?景芝酒業當家人劉全平的認識是:實力說話,白酒行業的品牌是釀出來的。景芝酒業因此把2012年確定為“大項目建設年”,全面推進景酒生態釀酒產業園和青龍山生態藏酒文化園“兩大園區”建設。
    為何要在一個鎮上一下子投資16億元,這樣風險是否很大?劉全平的眼光放得更遠。“景芝古釀越千年,醉世神工代代傳”,就是說的景芝古鎮。從地理環境看,景芝鎮東瀕濰水,西臨浯河,北依峽山,是典型的半島濕潤性氣候,境內平均海拔42m,降水豐富,氣溫適宜,自然氣候造就了萬畝高粱種植基地,實現釀酒生態種植的產業鏈結構,可以說景芝鎮占有天時、地利自然條件,獨一無二,有益於微生物群的繁殖,成為豐富白酒香氣和酒質的天然“屏障”。獨一無二的天然生態釀酒基地,成為景芝人做強做大白酒產業的最好條件。
    因勢利導,作為魯酒的最大產業項目,景芝酒業生態釀酒產業園把酒釀造和酒文化緊密結合起來,規劃設計中將中國酒文化的發展史及內涵與代表生態環保的生態主題園相結合,形成以景酒千年第一鐘為中心,貫通整個園區的三橫一縱生態主題園區。通過植物、水系,步行景觀道演化為一個綠色的“豐”字,一個豐字代表的是五谷豐登,農產業大豐收,寓意的是中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蘊指的是我們的景芝酒業興旺發達,前景無限。
   【點評】獨特的自然環境,加上景芝人半個世紀貢獻出來的魯酒芝麻香,讓魯酒人更加堅定了振興大旗後面孕育的市場機會。打造“百億景芝”和“建設中國北方生態釀酒第一鎮”,有了文化底蘊鋪陳,有了10萬噸新產能加入保障,魯酒人更自信了!

    濟南2月23日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