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飛地"項目化 三省邊界好"釣魚"
日期:2016/12/13 22:23:41   編輯:古建築紀錄張春旺之喜,來自於該鎮充分挖掘浙閩贛三省邊界的生態資源、人文積澱,積極實施“休閒廿八都”的城鎮品牌戰略。這個轉型發展戰略,將“文化飛地”包裝成軍營酒吧、飛地休閒茶吧、山歌KTV等休閒娛樂項目吸引投資,面向省際邊界“釣”游客、商人。
在楓溪村寬敞整潔的村道旁,“古景山莊”一句“宿古鎮民居、嘗深山土味”的廣告語令人動心。副鎮長鄧柳青相告,這是最新引進的一個農家樂項目,投資者是江山市綠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洋森,涉足旅游界多年。
3月上旬的一天,廿八都鎮干部在江山市旅游局偶遇陳洋森,說起有村民想出租有19個房間的農房一事。沒想到,第二天,陳洋森就找到該農戶,拿到了5年的承租權。“今年要拉1萬人次的游客住宿廿八都。”擁有旅游公司的陳洋森說,這裡有黃衢南高速公路的出口,交通方便有優勢;古鎮景區與附近的浮蓋山探險、峽谷漂流等旅游項目相互補充,吸引力大,早就想分一杯廿八都的“羹”了。
其實,浮蓋山探險、峽谷漂流也是該鎮“釣”起的“大魚”。曾被徐霞客描述為“怪石拿雲、飛霞削翠”的浮蓋山,是個三省交界的景區,景點主要分布在廿八都鎮和福建省浦城縣境內。2000年底,得知江山市想開發浮蓋山時,鎮裡自己出一股,並說服浮蓋山村和一些民間人士,與該市旅游局、林業局共同出資400萬元先行啟動項目。現在,浮蓋山的游客超過一半來自福建浦城縣、江西廣豐縣,當中又有許多人選擇在廿八都休閒娛樂。去年5月,衢州康源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實施漂流項目;衢州市江山風光旅游公司投資500多萬元,把昔日的舊房屋改建成高檔農家樂“古鎮小屋”。
外來客商爭相進鎮搶旅游項目,當地農戶也不甘落後。2009年第一批辦起農家樂的浔裡村農民傅金華,把目光盯上了去年6月關停的造紙廠。“幾位投資者合作,准備投1000多萬元,將造紙廠改建成三省邊界土特產展示中心。”傅金華說,要讓更多的銅鑼糕、山藥、板栗等原生態農產品變現,帶動更多農民旅游掘金。
資源在流動,“釣魚”無邊界。雖是清明假期,鎮干部卻按照分工一一落實將在今年4月7日召開的服務業發展大會的籌備工作。“去年廿八都鎮農家樂共接待游客約15萬人次,但留下來住宿的僅2萬人次。打‘休閒廿八都’品牌,市場潛力之大、前景之廣,由此可見一斑。”鎮黨委書記祝升明說,服務業發展大會,還將邀請浦城縣、廣豐縣相關領導和客商參加,共商互相借助資源發展休閒娛樂項目,並簽訂素質培訓、金融支持、旅行社送團等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