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探秘台灣圓山飯店

探秘台灣圓山飯店

日期:2016/12/14 9:34:47      編輯:古建築紀錄

圓山飯店 亞明攝
 

圓山聯誼會 吳亞明攝
 

  5月10日,它就60歲了。它曾經是台灣的“國賓館”,世界十大飯店之一。台美“斷交”談判在這裡舉行,民進黨和親民黨在這裡成立,兩岸分離幾十年後第一次在島內舉行的兩會協商也在這裡舉行。它有兩條神秘的逃生通道,它有宋美齡最愛的紅豆松糕,它旗下的高級會所更曾是島內達官貴人、演藝明星飲宴歡娛的專屬之地。它曾經落寞凋零,一蹶不振,如今,拜兩岸交流所賜,又重拾往日風華,成為大陸游客赴島游的必去之所。它就是著名的圓山飯店。

  曾經是台灣的“國賓館”

  圓山飯店位於台北基隆河畔、劍潭山際,是台北乃至台灣島的一道風景。無論什麼時候,無論哪個角度,這座雕梁畫棟、飛檐翹角、金色琉璃覆頂、高達14層的中國宮殿、庭院式建築,都散發著高貴典雅的氣息。圓山飯店有今天宏偉的規模,不是朝夕之間完成的,而是經過了近二十年的創建和擴展。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台北還沒有一家五星級飯店,蔣介石感到接待外賓尤其是外國政要很不方便,於是就想蓋一座“國賓館”。那麼,飯店蓋在哪裡好呢?宋美齡認為位於基隆河濱、劍潭山腰的台灣大飯店就很好。因為傳說這是塊風水寶地,當年日本人就看中這裡是所謂的“龍尾穴”,建起了神社。台灣光復後,在神社的廢墟上蓋起了台灣大飯店,由本地的旅行社經營。

  地址選好了,那麼選擇什麼建築式樣呢?幾經考慮,蔣介石最後選擇了中國宮殿式房捨和庭院,意圖憑借其莊重宏偉的外觀、典雅精致的陳設,向外賓宣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台灣著名的建築設計師楊卓成先生為此繪制了12張風格迥異的設計圖,蔣介石選了其中一張。可以說,圓山飯店從它建成的第一天起,就注定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台美在這裡“斷交”

  六十年來,圓山飯店見證了台灣社會的重大變遷。其中,最讓圓山人印象深刻的,要算當年的台美“斷交”。1978年12月27日,當時美國國務卿克裡斯托弗來台,原先安排在台“外交部”進行會談,但因為抗議民眾太過踴躍,最後被迫遷到圓山飯店舉行。時任“外交部常務次長”的錢復回憶說,當時車隊行經台北市各路口,沿途全部都是抗議的學生與民眾,大家扔石塊、雞蛋,不斷拍打車窗,讓克裡斯托弗相當不快。圓山飯店協理黃永基回憶,當時克裡斯托弗的西裝遭蛋洗,因此委托圓山飯店房務清理,結果這名房務人員發現,不僅衣服上有雞蛋、番茄,就連他的西裝褲裆都是濕的,他推斷,很可能是抗議的人潮太多,讓克裡斯托弗因此尿失禁。   
    神秘的蔣介石逃生密道

  一直以來,台灣社會都傳言,圓山飯店地下樓東西兩側有兩條特殊通道,是為了經常來圓山飯店的蔣介石所專門設計。記者日前應邀進入密道體驗了一把。

  西側密道高約2.2米,寬約2米,全長85米,內有52盞燈,可以完全照亮地道,燈罩有防爆功能。通道是由鋼筋、水泥、白石灰混合而建,具有防爆、隔音的效果。通道內蜿蜒迂回,在入口處有一段長達20米的滑梯道,以方便行動不便者緊急逃生。滑梯旁共有74級階梯,通過階梯後,即是水泥鋪就的平路,一直到出口處,之後,打開兩扇金屬門,就到了劍潭公園。

  東側地道全長67米、84個階梯,沒有滑梯道,有43盞燈,設備特色與西側相同,地道蜿蜒而下,通往北安公園。

  兩條密道通風條件良好,還備有手電筒。出口處都是四五米高的石板牆,從外面看起來,很難讓人聯想到這就是密道的出口,因此多年來一直沒有被民眾發現。在密道入口處掛有標示牌,注明了兩條密道的容納人數:自用1200人,附近居民9496人,流動人口2612人,共計可容納1萬多人做緊急逃生避難之用。這密道從來就沒有使用過。近年已經對外開放,可以預約參觀。

  鄧麗君常在這裡打球

  在圓山飯店的肘腋處,還有一神秘會所,叫做圓山聯誼會。與圓山大飯店一樣,聯誼會也是中國宮殿式建築,除了高級餐廳、酒吧,還有許多運動設施,露天游泳池具有奧運賽場標准,網球場則采用美國進口礦石粉打造。至於會員,當然都是當時台灣社會的政商名流和演藝明星。沈葆桢第五代孫、知名建築師沈祖海,曾經是圓山聯誼會的第一號個人會員,後來低調改為第二號。其他如李登輝、蕭萬長、郝柏村、林洋港等都曾是聯誼會的貴賓會員,宋楚瑜的卡號是H0050。

  圓山聯誼會也曾是許多演藝明星談情說愛和消閒度假的好所在,當年的電影明星林青霞和秦漢墜入愛河,為了躲避“狗仔隊”,陷入苦戀的兩人經常到圓山聯誼會游泳、喝咖啡、看夜景,大方談心。鄧麗君在世的時候,也經常跟會員在網球場一較高下。圓山聯誼會還留下許多有趣故事,當年蔣經國兒子蔣孝武就在圓山聯誼會對蔡惠媚一見鐘情,後來兩人在圓山大飯店完婚,巧的是,蔡惠媚的小侄女也就是蔡依珊,小時候也常常跟著父親到圓山聯誼會玩耍,後來又成了連勝文的太太。

  時光流轉,社會變遷,加上設施老舊,圓山聯誼會風光漸失。2011年5月,圓山聯誼會裝修後重新開放,向社會大眾打開大門,不僅政商名人,老百姓及大陸游客也可以來這裡休憩、放松。

  紅豆松糕 宋美齡過世前一直在吃

  如今在圓山飯店,經常可以看到大陸游客拿著美食指南,點名要吃宋美齡最愛的紅豆松糕。據說,宋美齡當年從大陸到台灣,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家鄉的甜蜜滋味。本來圓山的師傅不會做,是由孔二小姐轉達宋美齡的“口頭食譜”,加上師傅不斷琢磨,終於做出宋美齡點頭滿意“甜而不膩、松軟彈牙”的口味。有趣的是,1991年9月,94歲的宋美齡赴美休養,從此與台灣的政治喧擾說再見,但是她與圓山大飯店的紅豆松糕卻一直難以說再見。圓山飯店的員工說,每到過年,飯店就會制作一大批紅豆松糕,冷凍後快遞送到美國,如果不夠用,蔣夫人部屬也會打電話回台訂購。雖然人不在台灣,蔣夫人的冰箱裡,還是永遠都會有著來自圓山飯店的紅豆松糕,或者自用,或者宴客,那是伴隨著蔣夫人一輩子的甜點。
   (編輯:申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