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沾化“文化古城”再添新景觀
日期:2016/12/13 20:02:33   編輯:古建築紀錄日前,山東沾化縣古城鎮新建文廟內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經過近3個月的緊張施工,明倫堂全面完工,這也標志著文廟正式建成,為“文化古城”又添一處新的文化景觀。
沾化縣原縣城駐地在古城鎮,始建於唐朝初年,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目前,仍留有老縣衙、風水台、文廟等10多處歷史古跡和文化遺址,但大多因年久失修已破敗不堪,亟待恢復。同時,還有渤海大鼓、剪紙、鴛鴦嫁老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留於民間。
為了充分利用這些獨具特色的文化遺存,發展文化旅游,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沾化縣開始推進“文化古城”建設。為此,該縣成立了縣恢復和建設文化古城領導小組,聘請省旅游設計院編制完成了《“文化古城”建設總體規劃》,並已通過專家組評審。
據介紹,“文化古城”建設將按照規劃要求,突出“一條軸線,四大主題,八大板塊”,以古城歷史文化開發為軸線,以詩書文化、縣治文化、海防文化、原生態民俗文化開發為主題,以文峰台、文廟、縣衙、姑子庵井、名人故居、古城牆與海防工程、商業服務以及北入口等八大板塊為主要載體,系統展示“古城旅游”的獨特內涵,使之成為魯北和黃河三角洲地區獨具魅力的旅游優勢品牌。
目前,該縣文廟、古城牆等6處文化遺存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該縣還對老縣衙、姑子庵井等古遺跡進行了修復和合理保護,現已完工;建設文德橋、文軒坊,原址新建魁星樓、文廟等歷史文化建築,申請通過了國家“AA級旅游景區”驗收,為開發歷史文化旅游打下了基礎。
近期,該縣將重點加快“古遺跡修復工程”,策劃推出老當鋪、老字號、大清郵局、魯北民居、高等小學堂、文風尋遺等6個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挖掘開發“渤海大鼓”、“鴛鴦嫁老雕”、剪紙等特色民間藝術,將優秀文化資源積極向外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