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北京胡同 回味歷史老北京魅力
日期:2016/12/13 23:45:03   編輯:古建築紀錄
靈光西巷
冬天,你可以在鐘鼓樓邊的小店裡,沽一壺老酒,品況味人生,聽暮鼓晨鐘,看鴉鵲飛舞;也可以在小雪中,到南鑼鼓巷找一間酒吧臨窗坐下,點一杯“藍色夏威夷”,讀《一棵開花的樹》,看“那顫抖的葉”;還可以去璀璨如花的什剎海,幻想著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的名作《女神游樂場酒吧》的夢幻光影,在微醺的霓虹中,看芝華士與冰塊兒融合,讓空氣中彌漫著橡木與檸檬的清香,和著歌手節拍,放縱一片天空。
況晗筆下的北京胡同
胡同——北京人對小街巷的稱呼,從字面上講,可引申為“胡人大同”,有民族大團結的意思,是元時蒙語音譯。按老北京人的說法,“胡人大同”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您哪兒來的還得回哪兒去(qie)。
畫北京胡同的畫家不少,而以素描手法畫北京胡同的畫家並不是太多,況晗是其中之一,而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況晗雖不是北京人,但他所畫的北京胡同,俨然已成為“老北京”,並得到認識他的北京人的認可。
在況晗近年的畫作中,畫面更強調明暗、層次、筆觸排列的秩序感和節奏感,藝術表現更加主題化、主觀化、精神化。更具體地講,他那種琢石鑄印般的筆法,能讓人想起漢印魏碑的美學氣息。其繪畫非常具有個人特點,很有點儒家精神的味道。
鐘鼓樓歷史韻味獨留
也許是因為鐘鼓樓曾經是北京的報時中心,在沒有鐘表的時代,鐘鼓樓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老北京人對鐘鼓樓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
鐘樓始建於元至元九年,後毀於一場大火。現存鐘樓重建於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鐘樓位於古都北京南北中軸線最北端。鐘樓的二層上懸掛著一口古代報時銅鐘,鑄造於永樂年間。是目前世界上最早鑄造、重量最重的銅鐘,堪稱“古鐘之王”,撞擊時聲音渾厚綿長,“都城內外,十有余裡,莫不聳聽”。鐘樓南面就是鼓樓,是一座以木結構為主的古代建築,二層原有更鼓25面,現僅殘存1面鼓,鐘鼓樓距今已有700余年的歷史,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還有不少老北京風味店,味道都相當地道。沽一壺老酒,點一碟炸灌腸,叫上幾碗鹵煮火燒,跟朋友暢聊生活、藝術、人生將是很惬意的選擇。
胡同裡的動靜與情趣
從鼓樓往東走不遠,即是著名的南鑼鼓巷。這裡還保留著非常正宗的老北京四合院,只是大多已成為大雜院,而非旅游景點。如今的南鑼鼓巷酒吧林立,還有許多頗具創意的各式小店,哪怕你什麼都不買、也不吃不喝,光在這裡走一趟,那裝飾風格獨特的各家店面,也能令你一飽眼福。
從鼓樓往南走不遠往西一拐,就是煙袋斜街,穿過煙袋斜街就到了什剎海後海,銀錠橋畔就是著名的老字號“烤肉季”,游者到此可以大快朵頤。
南鑼鼓巷的酒吧大多為“靜”吧,而後海的酒吧卻是“鬧”吧,非常熱鬧,晚上到此,閃耀的霓虹倒映在水面,滿眼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