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清鎮市虎山彝寨
日期:2016/12/14 17:43:23   編輯:古建園林虎山彝寨的彝家兒女在迎賓樓前等待遠道而來的賓客
虎山彝寨村民的農家樂住處
虎山彝寨村民的風俗
有“黔中第一彝寨”美稱的虎山彝寨,位於清鎮市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紅楓湖的南湖和北湖交匯處,距清鎮市區7公裡,距離貴陽市29公裡。全寨有66戶246人,其中,90%是彝族。寨子傍水依山,寨前是碧水明麗、波光潋滟的紅楓湖,寨後是佳木葳蕤、巍峨峻美的大青山。大青山形如一只時欲嘯搏的臥虎,所以人們稱其為“虎山”。古彝族人以“虎”為圖騰,自稱為“虎的民族”。寨子也因背倚虎山而得“虎山彝寨”之稱。
發展歷程:
明末清初,虎山彝寨的彝族先民從水西(今鴨池河西岸的畢節等地區)一帶遷徙至此,始建夷人九寨。1985年,因國家修建紅楓湖,築壩蓄水,其它夷人八寨遷居它處,唯虎山彝寨後靠而保留下來。1995年,虎山彝寨被開發為清鎮彝族風情旅游點,成了繼紅楓湖鎮侗寨、苗寨、布依寨後的又一個民族風情旅游觀光景點。2003年,貴州省彝學會將此列為“黔中第一彝寨”與地方政府聯手打造。2009年,虎山彝寨被列為“貴陽市少數民族精品示范村(寨)”建設點之一。2010年,虎山彝寨被指定為全國第九屆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民族風情旅游接待點。
鄉村旅游:
近年來,虎山彝寨以打造“民族文化、生態環境、特色鮮明”精品示范村,整合資金1200余萬元相繼實施了虎山彝寨危舊房改造、進村道路硬化、寨內串戶路建設、環境綠化、燈光籃球場修建、民族文化廣場建設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實施環境整治項目13個,基礎配套建設項目3個,建特色經果生態園1000畝、生態蔬菜園1500余畝。至今,虎山彝寨已先後接待國內外游客20多萬人(次),每戶年均收入3萬多元。
目前,虎山彝寨正采用“公司+農戶”的市場化運作模式,投入資金3000萬元,建設虎山彝寨核心區域。精心打造的虎山彝寨核心區除設有中國彝學研究中心、中華彝族企業家培訓基地等常設機構之外,還有彝族人文、歷史、服飾和民俗工藝品展示廳。配套建起的星級賓館,每日可接待住宿100人。接待游客餐飲500余人。集民族文化研究、展示、賓館住宿、會務接待、企業家培訓教育等多位一體的虎山彝寨定於2011年8月16日開門迎客。
村容村貌:
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虎山彝寨除了擁有一整套符合國家標准的排污系統之外,如今的虎山彝寨村容整潔、村貌美觀,房屋格調統一,布局錯落有致,色調視覺感強烈,屋檐彩紋、牆壁浮雕等充分體現了彝族文化特色,整個村寨舊貌換新顏。這些房屋像藝術家用彩筆描繪出的畫卷,一幅更比一幅優美,一棟更比一棟好看,充分彰顯著社會主義新時期農村少數民族新生活的和諧與美滿。
推薦閱讀:
江西樂安縣流坑古村
神廟戲樓建造史
故宮太和殿裝飾眾多的龍形象
"慈孝兼完"牌坊見證女子節孝